象棋是颇为流行的棋艺活动之一,棋子中除双方的将帅各设一个外,士(仕)、相(象)、车、马、炮红黑双方都是两两成对,但唯独“兵”、“卒”双方各设五个,而不是设三个或八个,这是为甚么呢?
象棋的特点是采用兵战形式,也就是一种模拟战争的游戏。象棋是古代战争形式的一种反映,也是中国古代兵战与兵种名称所留下的珍贵史料。比如棋子中的车、马,就是因为古人有车战和马战而产生的,简单的说它们就是古代的骑兵。所以“兵”、“卒”双方各五个的设置,其实是跟古代兵制有关。
在夏朝的兵制中,军队是由夏王掌握,虽以步兵为主,但车兵也开始出现。此时军队数量不多,也没有所谓的常备军,只有由贵族组成的平时卫队,保卫着夏王。如果战争发生,夏王必须临时征召诸侯组成军队迎战抗敌,武器则多为木石制造的戈、矛、斧、殳以及弓箭,也有少许青铜兵器,但都供车兵的贵族阶级使用。
而商朝兵制则是继承夏朝制度,同样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兵役制度主要采临时的征兵方式,这种征兵制是由平民和奴隶担任,在当时称“登人”。根据古代文献和甲骨文记载,商朝军队的编制,约在武丁及其以后时期已有“师”、“旅”、“行”之等级编制,军队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分组并协同作战。不过作战主力也逐渐由步兵转为战车,以五辆车为一组,二十五辆车为一大组,每辆车有两匹马拉着,车上有甲士三人,居中者驾车,在右者握戈,在左者持弓,而步兵则簇拥在战车的两侧和后面。
周朝兵制虽承袭商朝制度,但加以改良发展后,成为古代社会兵制的典型。周天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除建立了强大的常备军。兵役制度采取征兵制度,但仍存在着鲜明的等级色彩。军队的主力军种是车兵,并沿用商朝的战车制度。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因此一军约有一万二千五百人,可见在周朝就有定制的军队编制了。
象棋中的“兵”、“卒”是取自周朝兵制,而周朝的兵卒都以五为递增的基数,所以象棋的兵卒也就以“五”为基准了,“五”是周朝的兵制单位。周天子是拥有六军的武装军队,并按分封原则,规定天子直辖以及诸侯国掌握军队的数量,如《周礼.夏官.司马》上载:“凡制军,万有两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六军指的是天子的部队。
春秋时自周平王东迁后,各诸侯国趁机建立自己的军备,所以各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不再是周天子,而是各国的国君。这时兵种除步兵、车兵、舟师外,还有新出现的骑兵,而车兵是各国的主要兵种,战争方式也以车战为主。但有人把春秋时期的步、车、骑合称为三军,因此后来就以“三军”做为军队的泛称。到了战国时,兵役制度是以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农民是主要征集对象。除征兵制外,各国还兼行募兵制,群豪为了争雄称霸,兵员数量也因此大增。而骑兵在此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兵种。
至于秦朝兵制则以军权高度集中和军队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各级地方政府也设有主管军事的职官,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以皇帝为最高领导的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制度。兵役制度采取征兵制,军队以步兵为主,同时还有强大的骑兵和水师。
汉承秦制,西汉军队的最高统治权在皇帝手中,除护卫京城的南北军外,还有地方郡国军。西汉的地面部队有步兵、骑兵、车兵,水上部队有水军,当时称为楼船士。由于主要作战对象是匈奴,步兵、骑兵逐渐成为西汉军队的主力,也因此建立了健全的养马制度。西汉初期的兵役制度是征兵制,特点是将劳役和兵役合而为一,称摇役。汉武帝之后,在实行征兵制的同时还实行募兵及发罪犯为兵的制度。
东汉时募兵制开始全面实行,招募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商贾和少数民族。招募方法采募以财物和免除赋役两种,但募兵制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衰弱,同时也给地方豪强和官吏造成武装割据的便利条件。
隋唐以后,各朝代的兵制大多沿袭汉制。但是,不管兵制如何演变,士兵的基本建制单位大多维持五人之伍,所以这也就是为甚么象棋“兵”、“卒”各有五个的缘故了。
- 关键字搜索:
- 为甚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