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非必要 不消費」(圖)

 2024-09-13 08: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看中國2024年9月13日訊】隨著經濟增長的放緩,越來越多人正對外國品牌消費需求出現減弱跡象,而目前,多家跨國企業已經對國內的商業需求發出警報。

這不是一個好消息。

倫敦廣告巨頭WPP在財報中指出,過去三個月以來,在華銷售額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該公司對在華市場的前景表達悲觀。

除了廣告巨頭,美妝巨頭也是類似的趨勢。法國美妝品牌歐萊雅估計,今年上半年在華銷售額增長將下降2%到3%,而大眾旗下的保時捷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在華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歐萊雅首席執行官葉鴻慕表示,中國是全球唯一消費者信心仍然非常低迷的國家,就業市場不健康,許多國人將他們的積蓄投資在房地產,但房產已經大幅貶值。

跨國企業不好過,國貨也同樣如此。

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銷量減半,虧損了22.7億元,去年上汽通用同期淨利潤還有5.3億元,結果今年就直接腰斬,最終上汽集團扣非淨利潤下滑超80%,至10.2億元。東風、廣汽的處境和上汽相同,根據乘聯會數據,上半年主流合資品牌銷量只有294萬,市場份額進一步降至29.9%。

更能夠證明消費降級的是電影票房。今年暑期檔票房爆冷,雖然高達116.43億元,但同比下滑了43.5%,相比新冠病毒前的2019年下滑了65%,如果不考慮新冠病毒嚴重影響線下觀影的三年,那麼今年暑期檔的票房是2015年以來的新低。

換句話說,中國暑期檔電影票房降至2014年,也就是差不多10年前的水平。

今年暑期檔票房不佳是因為片荒嗎?

當然不是。今年暑期檔新片上映量是最近六年的新高,一共有144部,總放映場次3824.7萬,平均票價為40.8元,和去年持平,但願意買票進電影院的人變少了,場均觀影人次只有7.5,甚至不如新冠病毒的2022年。

這是一個非常重磅的信號。

40元的電影票,說高不高說低不低,但願意買票進電影院的人的確變少了,這也表明人們的口袋裡沒有多餘的閑錢,還可以支撐看電影這樣的消費場景。

消費者的電影支出變得更加謹慎,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電影觀眾都在理性消費,僅高收入或重度觀眾表示會增加電影消費,但佔整體比例卻不到四分之一。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報復性消費」,在2024年,卻迎來了當頭棒喝。

彼時,距離走出新冠病毒不過兩年時間,但消費不僅沒有回來,反而多項數據都無不表明,消費變得更理性了。

北京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餐飲利潤暴跌88%,上海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9.4%,7月同比下滑6.1%,而這兩大一線城市,可以說是中國其區域經濟的領頭羊。而它們消費的變化,很好反映了宏觀經濟當下所面臨的溫差。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國際評級的分析師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業的增長率首次降至8%以下(不包括新冠病毒期間),這是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

惠譽分析師表示,公眾可支配收入前景的不確定性,加上房價下跌導致家庭財富進一步縮水,令消費者將減少非必要支出或轉向購買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更進一步,這種趨勢不僅限於餐飲業,還擴展到服裝、化妝品和珠寶等非必需品領域。

「非必要不消費」,這是可怕的代價。

需求不會變,但變的是人們對需求願意付費的價格。在消費降級部分,打出「4元檸檬水」的蜜雪冰城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就,相比之下,1杯15元的奶茶反而顯得格格不入,而蜜雪冰城檸檬水的爆火,也反映了低迷的消費情緒與日益節儉的消費心態。

消費降級大潮正來,誰也無法阻擋;在全球最大免稅區之一的海南,化妝品支出領跌,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消費者在眼線和乳液上的支出也減少了40億元。

進入下半年,消費降級的趨勢似乎愈演愈烈,國內多位經濟學家也呼籲發放消費券以刺激經濟,但如今也只有上海開始發消費券。

最近上海發布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者購買符合要求的家電、家裝、家居和適老化等產品,按照銷售價格的15%予以補貼,單次補貼不超過2000元。而上海這一輪消費券的補貼範圍集中在家電和傢俱品類,對餐飲和其他社會消費的補貼依然很少。

從全國範圍來看,我們也並非沒有意識到消費不足這個問題,今年我們已經多次呼籲要增強家庭消費能力,但真正落實到細則的具體措施,至今還沒有出現。

考慮到如今已經是9月份,算下來今年差不多隻有三、四個月就過去了,儘管不排除在年末推出其他消費券刺激消費,但這種可能性,似乎也並不高。

從居民端來看,國人非必要不消費的消費習慣還在固化。

從2020年初到2024年1月,國內家庭大約往銀行賬戶裡淨存了58.24萬億元,且其中高達82%都是定期存款,這四年新增的存款總額相當於2009年到2019年這十年的總和。80%以上的定期存款,四年存了過去十年的存款總額,這兩個數據都進一步表明瞭今天人們對不確定性的擔憂,以及消費信心的低迷。

為了刺激消費,政府也不是沒有採取措施;隨著市面上的貨幣流動性越來越低,今年採取了降低存款利率、下調房貸利率等措施,但即便如此,效果依然有限,降低的存款利率也依然沒有擋住人們往銀行裡存款的熱情。

今年前七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0.66萬億,其中家庭存款增加8.94萬億,考慮到還有五個月的時間,今年家庭存款大概率又會突破10萬億元。如今來看,這一波存款潮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今天的銀行哪怕是存款利率已經下探到了一個新低,但依然如同一個吸金巨獸一般,吸引著市場中越來越多的貨幣,當越來越多的錢都開始流向銀行的時候,市場中的流動性就會越低,而經濟的活力自然就會下降。

彼時,中低收入群體可能還會面臨更多的就業嚴峻;至於供需平衡,那更是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非必要不消費,是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好壞,信心與否所做出的決定;微觀上這是對個體最有利的選擇,但在宏觀上,消費的低迷又降低了經濟運行的活力,最終形成了負面循環。

要想打破這一僵局,最終還是需要在消費層面去做更多可能性。

消費主義的陷阱還沒到,中國就邁入了不消費的陷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