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面對經濟困境最好的辦法:將收入轉移到家庭(圖)

 2024-09-11 08: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24年9月11日訊】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就曾呼籲全民發錢,但在8月份,這位經濟學家又表示,「我們認為給全民發錢或消費券的最佳機會已經錯過,不應該成為如今的基本選項。若要發錢,應該針對特定人群,主要是鼓勵生育和為社會弱勢人群提供基本的社保和醫保,這種補貼能兼顧拉動消費,促進公平和提升未來經濟增長潛力。」

更早之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5月份也發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話耐人尋味。克魯格曼說:「中國經濟面對目前的困境,最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是將更多收入轉移到家庭,從生產端轉移到消費端,增加居民收入從而增強消費需求。但似乎他們並不願意做這些顯而易見的事情,他們執著的仍然專注於大量生產而非消費。」

克魯格曼進一步發出拷問:「我非常想讓專家來解釋這種不情願的原因,是因為地緣局勢?還是因為擔心人們會因此變得懶惰?無論拒絕給居民發錢或者增加居民消費支出背後的策略邏輯是什麼,從凱恩斯的經濟理論來看,經濟蕭條的原因往往是有效需求不足,可以從投資、出口和消費者三駕馬車入手,來解決消費不足的問題。」

這是諾爾貝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的靈魂拷問。

在過去,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都是投資和出口兩個方面入手,而在出口陷入「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貿易關稅壁壘越來越高,克魯格曼則從美國經驗出發,發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不刺激消費?

按照他的建議,中國可以分為兩個路徑來看待這一點。第一是國民財富分配中將部分屬於企業的收入轉移到居民,這可以解決家庭收入不足的問題。第二,則是直接給人們發錢。

不管採用哪種辦法,都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從而刺激家庭消費的快速增長,拉動中國經濟走出泥潭,快速步入復甦。

作為貿易理論家,克魯格曼早在2008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諾獎委員會授給他的頒獎詞是:因為其在貿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對經濟活動的定位。而克魯格曼職業生涯中最負盛名的一次預測,就是精準驗證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人們還沉浸在亞洲所創造的經濟奇蹟時,克魯格曼就指出,亞洲奇蹟不過是建立在浮沙之上,遲早幻滅。

作為研究貿易理論的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一樣,都是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戲劇性的是,耶倫在訪華的時候,也曾建議中國應該把更多收入向家庭傾斜,從而拉動消費的增長,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依然靠投資和出口去拉動經濟增長。

在筆者看來,克魯格曼的建議對今天的中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很多人說這是美國經濟學家,是按照美國的經濟經驗來預測給建議的,並不適用於中國。但這樣的想法其實缺乏縝密的邏輯推演。試問,如果物理、天文都全球通用的話,那麼經濟學原理,又何嘗不是全球通用的?

不管是計畫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經濟學原理都是通用的;從凱恩斯的經濟理論來看,經濟蕭條的原因往往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今天,中國的需求不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結構性問題,隨著房地產的不斷下行,過去佔大頭的家庭資產中都是房子,大量的家庭財富開始縮水,疊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的偏低,共同導致了今天國內的消費復甦疲軟。而這往往是經濟蕭條的前提條件。

眼下,民企投資增速直接來到了零,僅僅只有國企還維持在較高的投資增速,但國企的投資如果是從純市場的經濟效益來看,似乎也很難有較高的投入回報率。反過來,由於國企投資不是以純盈利為考量的,大規模的國企投資,可能還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負債的沉余。

眼下,民營企業投資增速為零,外企投資直接變為負增長,僅憑國企投資,顯然難以扛起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大旗。至於出口,也面臨著來自歐美越來越多的阻力。

當下來看,留給中國近乎唯一的路徑,就只剩下了刺激消費增長,但收入偏低、沒有信心,是影響消費的兩大重要因素。

克魯格曼的疑問確實切中了要害,尤其是在經濟學的框架下,他的建議是非常合理的。但老話說的好,經濟學家可能並不能解決經濟問題。

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一線城市,今年6月份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9.4%;7月同比下滑6.1%,而7月還是傳統的暑假旅遊旺季。外企過去也是拉動中國外貿出口的關鍵力量,而今年上半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01.94美元,同比也下降了20.2%。

如果連上海這樣的城市消費都開始撐不住的時候,連上海這樣的對外開放中心外資都開始下跌20%的時候,那麼我們增加家庭收入,內循環拉動經濟增長,也許就是最後的手段。

眼下來看,增長放緩的阻力還在加強,這是不可爭議的事實,但另一方面,中國的資產負債表也還在進一步衰退,這也值得我們警惕。

地方債43萬億、城投債60萬億,合計就是103萬億的債務,每年僅僅是這些債務的利息就高達2.57萬億,2.57萬億的債務利息意味著什麼?

這差不多是中國去年投入教育經費的三分之一,而這還僅僅只是債務的利息,很多城市不僅本金付不起,利息也付不起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大規模的債務,未來要如何償還呢?尤其是在經濟增長放緩進一步加強的當下,消費不足,就意味著收入不足,收入不足就意味著稅收下滑,這是一個邏輯緊密的傳導鏈條。

錯失這一波增長的週期,未來等待我們的,可能是更嚴峻的現實。

面對地方債務,能做的就只有三點,要麼向上伸手、要麼向下伸手、要麼繼續加槓桿借債。

如今借債這條路越來越難,所以我們也看到了今年非稅收入的增加,雖然全國來看,非稅收入只有11%左右的增幅,但一些個別城市的非稅收入甚至增加了30%以上,而這,就是向下伸手。

隨著增長的基本盤越來越大,經濟再想維持高速增長,當然很難很難,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的是,眼下留給我們放緩、喘息的時機,並不多。

經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旦前進開始變得困難,那麼後退反而太容易,太容易,成本高,後果多,代價自然也大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