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央行「不滿」 明示會在必要時賣出國債(圖)

 2024-06-01 11: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中國央行對國債收益率偏低「不滿」
中國央行對國債收益率偏低「不滿」。(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對國債收益率偏低「不滿」,並表示會在必要時賣出國債。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財政部正在分批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最長期限為50年,地方政府的債務和隱性債務驚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央行旗下媒體發文稱必要時賣出國債

中國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發文稱,市場對央行買賣國債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並非買入的好時機。相反,若銀行存款大量分流債市,無風險資產需求進一步增大,央行應該會在必要時賣出國債。

在多位債券投資機構人士看來,這意味著若大量資金流入債券市場導致長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走低,中國央行等相關部門很可能在必要時賣出國債,力挺長期國債收益率回升。

「相比以往的口頭提示,這次金融市場驟然意識到,央行直接入市賣出國債的機率正在上升。」一位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負責人5月31日告訴媒體,也是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偏低的「不滿」。

受消息面影響,5月31日早盤,10年期國債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一度上漲,創下日內高點2.361%與2.608%。但是,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很快衝高回落,截至5月31日收盤時,它們收益率分別回落至2.332%與2.575%。

三次提醒長期國債投資風險

中國央行主管媒體三次提醒長期國債投資風險:

4月23日,中國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向媒體表示,長期國債收益率總體會運行在與長期經濟增長預期相匹配的合理區間內。未來通脹有望從低位溫和回升,長期國債收益率作為名義利率,本身會隨著通脹水平回升而提高。

5月16日,在年內首只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前夕,中國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再度發文稱,就近年市場正常運行情況而言,2.5%-3%可能是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合理區間。應市場投資者關注長期債券投資的利率風險,堅持審慎理性的投資理念,防範投資行為過於短期化可能帶來的損失。

如今,中國《金融時報》第三次發文強調,若銀行存款大量分流債市,無風險資產需求進一步增大,央行應該會在必要時賣出國債。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5月31日報導,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經理認為,「相比前兩次央行主管媒體側重強調長期國債收益率理應與中國長期經濟增長預期匹配,且2.5%-3%可能是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合理區間,此次發聲直接暗示央行入市賣出國債的機率正在增加。」

市場關注中國央行何時賣出國債

中國央行何時入場賣出國債?儼然成為金融市場的一大熱議話題。

目前30年期國債收益率處於2.5%,基本處於中國央行認可的合理區間(2.5%-3%之間),若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徘徊在2.3%附近,不排除中國央行可能很快入場賣出10年期國債。

交易員認為,中國央行何時入場賣出國債,可能取決於央行對國債收益率曲線的目標需求。在央行主管媒體連續三次提示長期國債投資風險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投資機構對此日益重視。

一位大型資管機構債券配置部主管直言,長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5%下方,表明這類資產未必是完全安全的。若大量資金突然離開債券市場,就可能造成長期國債價格劇烈波動下跌,加劇了投資機構的投資虧損風險。

此前,中國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向媒體表示,投資者需要高度重視利率風險。加大槓桿容易加劇市場波動,需要承擔價格大幅下行出現的損失。如果將大量資金鎖定在收益率過低的長久期債券資產上,若遇到負債端成本顯著上升,則會面臨收不抵支的被動局面。

一位大型資管機構債券配置部主管透露,面對潛在的長期國債投資風險加大,目前他們正加大國債期貨的套期保值操作力度,儘可能降低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持倉的風險敞口。此外,他們也開始擇機逢高拋售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獲利了結。「目前我們面臨的債券資產配置最大挑戰是,儘管我們深知長期國債價格偏高,但在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延續的情況下,從長期國債套現流出的資金仍然找不到其他優質債券資產配置。」

中國財政部增加供給 分批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5月24日上午,根據中國財政部公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正式首發。

根據發行安排,首發的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是固定利率附息債,發行總額為4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通過財政部北京證券交易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進行招標發行。這期國債票面利率通過競爭性招標確定。

根據中國財政部通知,這期國債招標結束到5月27日進行分銷,5月29日起上市交易。

根據中國財政部5月13日公告,超長期特別國債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為每年5月20日(節假日順延,下同)和11月20日。從整個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來看,國債發行期限分別為20年、30年和50年,發行次數分別為7次、12次和3次,目前尚未公開具體每次發行金額,付息方式均為按半年付息,發行時間分布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

中南海經濟決策層決定從今年開始,今後幾年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其中今年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

根據今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納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不計入赤字。在支出分配上,中央本級支出暫安排5000億元、對地方轉移支付暫安排5000億元,今後根據具體分配情況再作調整。

中國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認為,特別國債發行將有利於擴大總需求,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同時,特別國債發行降低了債務風險。中央政府發債相對地方政府而言成本更低、週期更長,超長期特別國債形成了優質資產,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槓桿導致的風險,為地方財政騰出了空間。

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瑞·達利歐(Raymond Thomas Dalio)此前在領英(Linkedin)上發表文章表示,中國若不解決債務問題,面臨一場「百年一遇的大風暴」。

他敦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減輕中國債務負擔,同時放寬貨幣政策,引導中國經濟渡過難關。「在我看來,這件事早在兩年前就應該做了,如果不做,可能會使中國經歷失去的十年」。

達利歐說,雖然信貸和消費能力的循環可以釋放出創造力和促成繁榮期,但往往也會催生貧富差距和大量債務。「當債務規模變得過大而無力償還、出現巨大的貧富差距,就會導致循環的逆轉。」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