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位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圖片來源:Pexels)
大家是否感覺到天氣日漸炎熱呢?原來是春季將要結束,夏季第一個節氣、位列二十四節氣的第七個節氣——「立夏」即將於5月5日到來。立夏不只標誌著夏季的降臨,亦提醒著我們該注意相關禁忌與習俗了。今天不妨來瞭解一下吧!
一般說來,「立夏」多在5月5日或6日之間到來,屆時太陽經過黃經45度。古人將立夏這天稱為「春盡日」,這時表示春季結束了,夏季要開始了。立夏過後,日照則會逐漸增加,溫度亦明顯增加,降雨也會增量。由於立夏過後的氣溫與降雨均會變多,因此可多多注意氣象報導,以免哪天忘記帶雨傘。
古人將立夏三候分成:「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這三候的意思是指:這時可先聽見田間螻蛄的嗚叫聲;大地上可見掘著泥土的蚯蚓;王瓜的蔓籐開始攀爬、生長。古有云:「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則是指立夏日一到,如果沒有聽見青蛙鳴叫,則代表這個夏季將會多雨。
立夏習俗
一、立夏節
上述有提及「立夏節」,古人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因為屆時萬物會在溫暖日子中逐漸成長,而在春季播種,要等夏季收成的農作物則已來到生長後期,故民間存在「立夏看夏」之說。
根據史書記載,天子會率領臣子們來舉行迎夏儀式。儀式包括天子會下令,命令主要負責管理山林田野的官員巡行,並勉勵竭盡心力埋首於農事中的農人們;天子會在農官獻上新麥時,前往宗廟舉行品嘗新麥的儀式。
二、吃雞蛋
立夏期間,許多人會因為天氣炎熱而出現身子虛弱、胃口不佳的狀況。民間流傳「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這一俗話,表示人們在吃過雞蛋之後,就不會畏懼夏天的炙熱了,而雞蛋同時擁有圓潤、美好之意,因此立夏日到來時,不妨吃一粒雞蛋吧!
此外,立夏時,還可以享用一些涼性、溫性的水果,例如蘋果、檸檬、葡萄、櫻桃等等。
三、出嫁的女兒回娘家
五月除了有母親節,還有「立夏補老父」的民間習俗。這習俗是指出嫁的女兒會攜帶麵線、豬腳等美食回娘家,此舉代表祝福父母能夠長命百歲、健康無恙。
四、立夏補父親
立夏流傳「立夏補老爸,榖雨補老母」這一俗語。話說民間盛行在立夏到來這一日準備豐盛食物或禮物來犒賞父親,感謝他的辛勞付出。不過,這一傳統習俗漸漸被8月8日的父親節給取代了。然而,臺灣部分地區仍維持這依習俗,像宜蘭礁溪與南投等地區的人會在立夏日煮麵條,藉著長麵條來祝福、感謝父親,期望他能長壽安泰。
五、測量體重
古人相傳在立夏日「秤體重」,能防止病痛纏身,同時不會出現消瘦、虛弱的狀態。
立夏禁忌
一、切勿坐在門檻上、切勿在正門口穿鞋
民間相傳立夏乃是門神的誕辰,因此立夏日切勿一屁股坐在門檻上,以免阻擋了門神出入。如若違反禁忌,擋住了門神,恐影響了自己的前途。
據悉,立夏日在正門口穿鞋子,恐會惹怒門神。因此,這天穿鞋子時,避開正門口,走到旁邊去穿鞋子最為穩當。
二、切勿吃得太補
立夏不宜吃得過飽,理應給胃留下一些空間。此外,太補、太燥熱的食物也不可以吃,以免上火引發身體不適。這時應該要多吃一些涼性食物,例如:青草茶、綠豆湯、小黃瓜、苦瓜等。
三、切勿太過暴躁、衝動
立夏期間天氣炎熱,恐容易引發情緒上的躁動,進而易跟人結怨。
總而言之,大家在立夏日盡量避免跟他人爭執、吵架,盡量說話不要太過直接,以免在情緒不穩期間跟他人產生不好的過節,同時亦不可衝動投資,避免投資失利。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