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將再有1179萬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規模創歷史新高。(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下滑、房地產市場萎縮,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者信心難修復,青年失業率已經成為一個謎,而很快將再有1179萬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規模創歷史新高。
高校畢業生達1179萬人 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2024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預計達1179萬人,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按照往年的情況,在傳統的中國新年過後,高校畢業生們就開始找工作了,這也意味著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12月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時,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畢業生將比今年多出21萬人。
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比2022年增加82萬人。
會議提出,要求拓展民營企業崗位,加大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提高民營企業崗位競爭力;支持自主就業創業,強化靈活就業保障,支持創業創新;穩定公共部門崗位,鼓勵基層就業;加大見習培訓力度,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維護就業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加強招聘行為監管。
會議上,中國教育部還要求實施「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按比例配備校級就業工作人員,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持續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推進實施「萬企進校園計畫」,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優質崗位信息。
中國教育部官網同時還發布促進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26條舉措,明確要求認真落實畢業去向登記制度,依法嚴厲打擊虛假招聘、售賣協議、「黑職介」「培訓貸」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就業數據真實準確。
無學無工,只有燒香
在今年畢業季時,「無學無工,只有燒香」一度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熱門標籤。在眾多行業一片蕭條的時候,誰也沒有料到有一個景象讓人吃驚:被中國共產黨「無神論」教育長大的人們,在經濟下滑及失業的情況下,寺廟突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許多視頻顯示中國年輕人擠爆寺廟許願,只為祈求工作機會。
今年中國各地寺廟爆火,預訂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青年人佔比過半,青年人正在成為點燃寺廟旺盛香火的主力。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沮喪的青年人急於祈禱或賭博。
美國CNN引用南京證券分析師楊妍(音譯)的話說:「在面對學業、工作、婚姻和人際關係等壓力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轉向傳統文化,如寺廟祈福和祈禱,以緩解壓力。」
數據顯示,與2022年相比,今年中國寺廟參觀人數增加了四倍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6月份青年失業率創下21.3%的歷史記錄,多項指標顯示經濟在北京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後的初步反彈已經失去動力。
中國經濟復甦勢頭減退,揭示更深層困局。十多年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樓市繁榮和政府過度投資已成過去式。家庭和地方政府被巨額債務所累,一些對未來憂心忡忡的家庭正儲備現金。與此同時,中西方關係的惡化正在扼殺外國投資,中國官方針對國際盡職調查和諮詢公司的一場新打壓行動就是這種關係惡化的鐵證。
有經濟學家表示,這些不斷惡化的結構性問題正阻礙中國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年增速可能很快會降至只有2%或3%,而不是以往常見的6%-8%的增長水平。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匯豐(HSBC)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範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中國當前令人失望的復甦表現,確實意味著一些結構性阻力已在發揮作用。
經濟下滑 青年人最感到迷茫
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低於上年同期,與疫情前2019年同期持平。
至於外界最關心的青年失業率,卻仍然是一個神秘的未知數。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今年我們調研和一些部門的數據情況來看,今年青年人就業在8月份出現明顯改善,說明就業政策特別是青年人就業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信息,6月份青年失業率達21.3%,創下歷史新高。也就是,在中國每5個青年就有1個失業。但從8月起,中國官方不再公布相關統計。
根據付凌暉的表述,或因中國經濟不斷下滑,就業市場十分緊張,而此次青年失業率的數據很難看,所以停止發布該項數據,並有可能永遠消失了。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此前指出,中國官方統計16-24歲青年群體,除了高校畢業生,還有眾多接受中等教育後就業的人員。例如,在2001年,出生人口1702萬,2023年高校畢業生1158萬人,除去死亡、移民等因素,仍有數百萬人需要就業。特別是官方所謂的2億靈活就業人群,沒有被納入失業統計。
而北大學者張丹丹曾發文指出,今年3月中國青年失業率最大值為46.5%,遠高於官方公布的數字。
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華爾街日報》12月5日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如果不修復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者信心,中國很可能無法恢復國內房地產市場活力。但要改善消費者信心並提振勞動力市場很難,除非北京當局能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否則預計中國經濟的復甦會步履蹣跚、仍舊不盡人意。
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呈現出不均衡狀態,日前發布的中國11月份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雖然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略有上升,但製造業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都進一步下降,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甚至跌破50點的榮枯線,為今年以來首次。
對於製造業來說,部分問題來自外部,11月份新出口訂單分類指數下降0.5個點,至46.3,回落至7月份觸及的年內低點。
但在服務業,疫情時期消費者信心、借貸和就業前景的崩潰仍是經濟復甦的巨大障礙。2021年末的房地產危機讓家庭遭受重擊,2022年的「清零」防疫封控措施更是雪上加霜,家庭尚未從這種殘酷的雙重打擊中恢復過來。房地產和就業市場實際上遭受了重創,而房地產是家庭財富的主要來源。
自2020年初以來,服務業就業一直處於滯後狀態。到2021年末,建築業就業、家庭借貸和信心三者都呈下降趨勢。然後,在2022年初急劇下滑。當時北京當局對中國多地陸續實施封城,以抗擊上海等一些主要城市暴發的新冠疫情。
直到今天,北京當局政策造成的這種傷害一直揮之不去。自2021年9月以來,服務業和建築業PMI就業分項指數平均較之前五年均值分別低1.4和4.3個指數點。根據諮詢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數據,2023年的名義家庭收入增長率僅為6%左右,而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1年的年增長率約為9%。消費者信心和借貸水平仍遠低於新冠疫情前的趨勢。
其中一個原因是房地產業為直接或間接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不僅是建築工人,還有房地產經紀人、傢俱銷售商、卡車司機、工程師和其它許多崗位。除非北京當局以某種方式大規模救助開發商,否則很難看出中國經濟能如何有效地擺脫這一困境。但這在政治上異常困難,因為過去幾年遏制樓市投機和開發商過度融資的「房住不炒」一直是官方高呼的口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