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講堂】本草與陰陽哲學(圖)
《黃帝內經》:「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溫者涼之,熱者寒之,燥者潤之,寒者熱之,這是很合理的,人生存就必須適應自然的變化,以平為期。
《黃帝內經》談到本草的性味時如此描述:「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中國古代就以這一思想為出發,說明藥性的功用,用陰陽五行解釋本草的知識,而西醫是用實驗與分析證實其觀點。中西醫走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探索之路。
金代醫家李杲,字明之,號東垣,因善用溫補調理脾胃,人稱補土派,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在《東垣十書‧湯液本草》中提到:「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溫涼寒熱,四氣是也,皆象於天。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皆象於地……輕清成象,本乎天者親上。重濁成形,本乎地者親下。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此段文字以陰陽說明了藥性之功,提綱挈領。
宋徽宗趙佶為宋神宗十一子,公元1100至1125年在位,亦是著名的書畫家,旁通醫道與茶道。他編有著名醫書《聖濟經》,其中貫穿的思想是調整陰陽,平則為福。
《聖濟經‧食頤篇》中論食療,其中談到:「食羹醬飲,有四時溫熱寒涼之視,鼎俎籩豆,有陰陽奇偶之像,凡以四時陰陽不可偏廢故也。」這是說天地間的人,食物要如何選擇才能保平安呢?要取於四時,和於陰陽,因此其為人安排的食譜是:「春溫夏熱,春不可一於溫也,故食麥以涼之;夏不可一於熱也,故食菽以寒之。麻之為穀其性潤,黍之為穀其性熱,秋燥冬寒,秋不可一於燥也,故食麻以潤之;冬不可一於寒也,故食黍以熱之。」溫者涼之,熱者寒之,燥者潤之,寒者熱之,這是很合理的,人生存就必須適應自然的變化,以平為期。宋徽宗雖言之有理,但行之也難,一季一種主食,春食麥,冬食黍(黃米),這也不難,但夏天大豆一日三餐卻也倒了胃口,秋天又豈能把芝麻當飯吃!但的確體現了適於寒熱溫涼的養生思想。
基於五臟所苦,趙佶又擬了另一份食譜:
「肝苦急,緩以粳米牛肉棗葵之甘;心苦緩,收以犬肉李韭之酸;肺苦氣上逆,泄以麥羊肉杏薤之苦;腎苦燥,潤以黃黍雞肉桃蔥之辛;脾為中州,性雖苦濕,藏真所稟,其氣欲濡,則佐以所利,大豆豕肉栗藿之鹹是已。此皆陰陽、五行、氣味,見於穀畜果菜,雖皆五藏之養,未嘗不以胃氣為本。」
春酸、夏苦、秋辛、冬鹹,調以滑甘,五味配合時令擇而用之。五味之性是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五臟各有所苦,五味可針對性的調整,急者緩之、緩者收之、逆者泄之、燥者潤之,相濟相成,如:肝喜條達,苦急,可多食粳米、牛肉、棗、葵,以其甘味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