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弟子們討論的關鍵話題,最多其中在「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儒學的核心價值,即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核心價值--「仁」。根據《論語》記載,孔子與弟子們討論的關鍵話題,主要集中在仁愛、禮樂、信義、孝悌、忠恕等層面,但討論最多的思想,是出現了109次的「仁」。儒家門徒很喜歡詢問:何謂「仁」? 其實,「仁」的首要內容是對他人的關愛,並從「仁愛」理念出發,倡導「忠恕」的待人之道。
孔子提出「仁」,既是社會政治理想,也是倫理道德原則,其忠恕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中華民族,並形成了寬以待人、與人為善、誠實待人等傳統美德,迄今仍對民眾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
儒學發展至宋代、明代,均繼承了「仁」的核心思想,像程顥於《識仁篇》中說道:「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
朱熹亦在《仁說》中表示:「人之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義禮智,而仁無不包;其發用焉,則為愛恭宜別之情,而惻隱之心無所不貫。」透過後代名人的論述,可知在儒家思想中,「仁」佔據著無所取代的崇高地位。
縱使「仁」是儒家的核心價值,但由於孔子所處的已經是一個禮壞樂崩的時代,因此當孔子看見世間如此,明瞭想要實踐、完成「仁」的理想是遙遙無望了,但他不願放棄,反而決定現階段只能夠透過「禮」來逐漸恢復「仁」。
換言之,孔子明白唯有通過恢復周禮,才能進一步地建立儒家核心價值「仁」。也就是指要從聖人依人之心性所制訂的禮節規範,進一步地克制個體的妄心,人們也能在執行「禮」的過程中,緩慢地使自身的行為由外而內地符合「理」,進而在面對一切時,都能遵循理來待人處事。當我們行於外而誠於中後,即能漸漸地回復到合情合理的本心。
從這方面來看,「禮」在儒學中,同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
克己復禮為仁
顏淵問孔子說,甚麼是「仁」?
孔子答說:「克制自己的私慾,使得言行舉止合乎禮節,這就是仁。等到人們哪一天能夠克己復禮了,天下就能夠歸服仁德。修行仁德,是自己來支配的事,怎麼會交由別人來支配呢?」
顏淵說道:「請問仁的細目。」
孔子答說:「不符合禮節的不要看,不符合禮節的不要聽,不符合禮節的不要說,不符合禮節的不要做。」
顏淵說道:「我雖然不聰敏,但會依照指示去做。」
仁義待人
顏淵問孔子說:「我想要以仁待人,但要如何才能做到呢?我希望自己能夠做到的是,貧賤時跟富貴時相同,不有意表現多麼勇敢卻具有威嚴,跟有志之士交往,終身沒有患難。這樣可以嗎?」
孔子說道:「要做到以仁待人,首先必須得通過自己修身才能夠達到,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與思想境界。你說的也很好,貧窮時跟富有時相同,便能夠知足而不受慾望所左右;卑賤時跟高貴時相同,就能夠一直謙讓有禮;不有意表現自己是多麼勇敢卻有威嚴,就能夠恭敬待人而對他們沒有過失;跟有志之士交往,終身沒有患難,就能夠謹慎地選擇朋友、選擇要說的話與要做的事情。這個志向非常宏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