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腸粉,令人回味無窮。
看似平凡的小吃,在茶餐廳或是街邊小吃店皆可見;好吃的腸粉,初吃不一定驚為天人,但可能久久就要回味一次了。
腸粉起源與命名
腸粉起源可追溯至唐代。
腸粉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西元七世紀),當時,嶺南發生旱災,大量受災百姓湧入當時比較富庶的瀧洲,現在的廣東省,時任父母官陳普光和六祖惠能的師父惠積大師,共同組織賑災,設龍龕道場為賑災避難所。惠能當時在廚房幫工。
惠能不慎將做米食的米漿桶打翻,本就缺糧的窘況雪上加霜。惠能和師父惠積一起尋求彌補之法,遂研製出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的新米食,美味且更節約。經惠積師徒傳授,新米食在瀧洲廣傳,人稱之為惠積糍、龍龕糍。
乾隆皇帝遊江南,對米食龍龕糍讚不絕口,腸粉因此得名。
千年後,乾隆皇帝遊江南,經深諳地方美食的紀曉嵐介紹,特地轉到廣東吃「龍龕餈」。當吃到這種透明鮮爽滑嫩的米食龍龕糍時,乾隆讚不絕口,並乘興說:「這糍不像一般的糍,倒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腸粉因此得名。
廣州腸粉雪白鼓油香
廣州腸粉米漿調和在來米粉和澄粉,粉皮潔白美觀。
所謂「食在廣州」,小小一碟拉腸,就可以體現出廣州的飲食文化。流行於廣州的腸粉,也體現著廣州人對美食的執著要求;柔柔白白的腸粉,裡頭裹上鮮蝦、豬肉、牛肉或叉燒,再淋豉油,鹹香逼人,又不失粉皮的醇厚鮮味。
腸粉包入不同餡料,配上新鮮蔬菜和豉油,既美味又美觀。
豉油於腸粉有畫龍點睛的提味效果,人氣高的老店家往往有自家獨特的承傳配方,混合了香菜、辛香料、海味、蔬果等混合熬煮,結合油鍋爆香新鮮的蔥薑蒜,最後加入鹹香的醬油和魚露,提味上色,襯托腸粉的滋味更加清鮮醇厚。
潮汕腸粉豐盛多滋味
潮汕腸粉用料種類多,醬料也多變。
腸粉的美味秘訣,除了淋醬,還有所使用米漿的成分。市面上常見的古法石磨米漿,意指米漿是用石磨加水反覆研磨而成,好處是水有潤滑作用,可降低研磨時米澱粉破損程度,最大限度保留米風味,所製作腸粉可以吃出淡淡米香。
腸粉的餡料與醬料隨地區不同,潮汕腸粉用料種類多,醬料也多變,花生醬、沙茶醬、滷汁都有可能出現,最經典的潮汕提味是菜脯(蘿蔔乾)製作的辣醬,熱騰騰的腸粉,就著辣醬入口,軟滑入味,暖心暖胃,令人回味無窮。
最佳腸粉在自己心中
腸粉落地生根後,漸漸融入各地人們的飲食習慣中,成為各地特有的美味。
人們對食物的感受,受到生活生長的環境、文化等因素影響,漸漸地會形成口味、飲食習慣等差異,與其說哪裡的腸粉最好吃,不如說腸粉落地生根後,適應當地人的口味,漸漸融入各地人們的飲食習慣中,成為各地特有的美味。
在家做美味腸粉
雞蛋鮮蝦腸粉
自己動手做:雞蛋鮮蝦腸粉。(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腸粉是平民美食,種類很多,這裡介紹一種常見食材製作的腸粉,除雞蛋鮮蝦外,還會放一些生菜,並配上蝦米。
食材
粉漿:在來米粉1/2杯、木薯粉2大匙、澄粉2大匙、清水1杯半。
餡料:雞蛋1個、鹽醃過的鮮蝦仁適量。
醬料:調味過的蘿蔔乾絲。
作法
1、粉漿攪均勻後舀3大匙至蒸盤,上面排放新鮮蝦仁,再打一個雞蛋,用湯匙推散。
2、蒸鍋水燒開,擺好蒸架,放蒸盤,大火燜蒸2分鐘。
3、白色粉漿變透明就是熟了,從蒸盤的一邊用刮板由底部慢慢刮起腸粉,捲裹餡料,配合擺盤,成品切成適當長度。
4、蒸好的腸粉撒上適量醬料就能上桌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