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2億人「靈活就業」 「日結工」背後隱憂(圖)

 2022-10-15 14:3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大学生 就业 经济
中国经济形势严峻,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图片来源: MARK RALST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記者程帆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靈活就業人員約為2億人,7,800萬人選擇互聯網就業。61.14%的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聘用臨時性專業人才,比2020年增加了5.46%。在零工經濟迎來爆髮式增長的同時,該領域也存在著對靈活就業勞動者保障缺失、平臺人員數據安全風險等問題。

靈活就業,俗稱打零工,是與「鐵飯碗」或在企事業單位的全日制工作不同的就業方式,例如,兼職、自由職業、個體工商戶、勞務派遣等。

日結工」的背後

除了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即時配送員、網路主播等,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還催生了不少新的日結工種,如防疫保安、防疫護士等。這個人群對工作性質、時間及工作場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干一天就拿一天的錢。

但據中國《工人日報》的報導,在這個勞動力市場中,存在著勞務中介層層轉包、扣押「日結工」工資等現象。「無約束」、「無協議」的「自由」背後,也給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埋下了隱患,應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比如,有些勞動力招聘信息在中介間反覆易手,每個環節都收取中介費,讓「日結工」實際拿到手的收入大幅縮水。

由於層層轉包,那麼出現勞動糾紛或人身傷害事件時,究竟該找誰討說法,又該由誰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日結工」也會感到迷茫與無奈。

而「日結工」和用人單位之間,在工作的內容、環境、防護條件,待遇保障以及發生意外事件後的責任分配等方面,也都需要形成有約束力的道德共識。

靈活就業等於隨時失業

據自由亞洲電臺的報導,儘管中國的官媒把靈活就業渲染為「年輕人主動選擇,無需過度憂慮」,但有學者指出,這是在美化龐大的失業人口,「喪事喜辦」的卸責話術。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所謂靈活就業到底是自願還是被迫?現在大家講的都是自願選擇這樣的工作形式,但是裡面一定有相當程度就業、從業人員是被迫選擇,因為公司只提供這樣的機會。

李淳認為,官媒吹捧「靈活就業」是中國善用的話術:「前幾年也發生過,中國農業部發了一個數據說什麼幾百萬農民工返鄉、返家創業,實際上就是因為失業的原因。所以實際情況通常會比數據要來的再嚴峻一點。」

受宗教迫害逃往美國的中國年輕人任瑞婷說,在中國有「五險一金」,指的是養老、生育、醫療、工傷、失業,加住房公積金。但在中國勞工相關法律不健全的情況下,「靈活就業」意味著公司可能不負擔保險,員工又領很低的薪水,如果出點意外,豈不是很麻煩?中國又沒有提供健保。

李淳還提到,去年,中國限電措施對製造業的打擊很大,這也跟經濟趨緩有關。缺電給就業造成了嚴重影響,有的企業開四休三、開三休四,或整個月不開工。中、小型企業不能維持營運,就只能改採用「靈活就業」或解雇。隨著供應鏈的改變,很多企業主希望保持彈性,尤其僱用全職員工的總體成本高,包括公司還要負擔部分社會保險、健保、退休金等。

責任編輯: Sarah Shao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