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严峻,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图片来源: MARK RALST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记者程帆综合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灵活就业人员约为2亿人,7,800万人选择互联网就业。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聘用临时性专业人才,比2020年增加了5.46%。在零工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该领域也存在着对灵活就业劳动者保障缺失、平台人员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
灵活就业,俗称打零工,是与“铁饭碗”或在企事业单位的全日制工作不同的就业方式,例如,兼职、自由职业、个体工商户、劳务派遣等。
“日结工”的背后
除了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即时配送员、网络主播等,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还催生了不少新的日结工种,如防疫保安、防疫护士等。这个人群对工作性质、时间及工作场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干一天就拿一天的钱。
但据中国《工人日报》的报导,在这个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劳务中介层层转包、扣押“日结工”工资等现象。“无约束”、“无协议”的“自由”背后,也给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埋下了隐患,应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比如,有些劳动力招聘信息在中介间反复易手,每个环节都收取中介费,让“日结工”实际拿到手的收入大幅缩水。
由于层层转包,那么出现劳动纠纷或人身伤害事件时,究竟该找谁讨说法,又该由谁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日结工”也会感到迷茫与无奈。
而“日结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工作的内容、环境、防护条件,待遇保障以及发生意外事件后的责任分配等方面,也都需要形成有约束力的道德共识。
灵活就业等于随时失业
据自由亚洲电台的报导,尽管中国的官媒把灵活就业渲染为“年轻人主动选择,无需过度忧虑”,但有学者指出,这是在美化庞大的失业人口,“丧事喜办”的卸责话术。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副执行长李淳表示,所谓灵活就业到底是自愿还是被迫?现在大家讲的都是自愿选择这样的工作形式,但是里面一定有相当程度就业、从业人员是被迫选择,因为公司只提供这样的机会。
李淳认为,官媒吹捧“灵活就业”是中国善用的话术:“前几年也发生过,中国农业部发了一个数据说什么几百万农民工返乡、返家创业,实际上就是因为失业的原因。所以实际情况通常会比数据要来的再严峻一点。”
受宗教迫害逃往美国的中国年轻人任瑞婷说,在中国有“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生育、医疗、工伤、失业,加住房公积金。但在中国劳工相关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灵活就业”意味着公司可能不负担保险,员工又领很低的薪水,如果出点意外,岂不是很麻烦?中国又没有提供健保。
李淳还提到,去年,中国限电措施对制造业的打击很大,这也跟经济趋缓有关。缺电给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有的企业开四休三、开三休四,或整个月不开工。中、小型企业不能维持营运,就只能改采用“灵活就业”或解雇。随着供应链的改变,很多企业主希望保持弹性,尤其雇用全职员工的总体成本高,包括公司还要负担部分社会保险、健保、退休金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Sarah Shao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