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可不只有包粽子、划龍舟等節俗活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黃曆5月初5,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此節日另稱為端陽節、端五、重五、重午、午日、午日節、五月節、五月節、艾節、夏節等。不要以為華人地區所進行的端陽節活動都只有包粽子、賽龍舟等尋常習俗,要知道,不同區域存在別具特色的活動,例如福建省晉江城鄉在端陽節午間時,存在「燃燒蒼朮和蟬蛻,以煙熏房,以達到防病祛溼功效」的節俗。
那麼臺灣端午節又具有哪些特殊節俗呢?這裡要跟大家介紹出現在屏東的兩大奇特習俗,供大家從不同角度來認識重午習俗。
打石戰
首先,要介紹的是臺灣的端午節「打石戰」之俗。
在臺灣,競賽性質的端午石戰是日治時期十分有名的村莊對戰儀式。研究者溫宗翰表示,考核文獻記錄後發現,屏東、嘉義、雲林、彰化、臺中等都存在端午石戰記錄,根據《臺灣慣習記事》所載,在沒有「大河賽船」的地方,均可瞧見端午節石戰習俗。因此,中部地區記錄是最「普遍」的,類型也多元,其中包括彰化鹿港是由施、黃、許三姓族人在進行打石戰,而且是專挑鵝卵石較多的河邊或墳墓地區進行。大肚溪畔、梧棲、沙鹿等地方則是隔著埤圳、溪流進行石戰。至於居住在臺中北屯區的四張犁及七張犁的居民,選擇在競賽結束後,拿取附近萬善祠與土地公廟中的香灰,塗抹受傷處來治療,並祈求能順利平安。
目前最完整的「打石戰」記載是在屏東佳冬鄉。當時是以村落為單位,以模擬戰爭的方式彼此進攻,並以石塊作為武器互相丟擲。勝出的一方可以前往輸方的村莊內掠奪物資,亦須擔當輸方的醫療救護。
研究者表示,由於端午石戰不時傳出嚴重傷亡,也由於日本殖民政府認為,這樣充滿初民社會思維的儀式是「惡習」、「陋俗」,因此持續出動警察、壯丁團取締、禁止,最終導致打石戰逐漸式微,如今已不復見。
傾尾畷
屏東九如鄉還曾在端午節舉辦走標(賽跑)儀式。當地耆老說,端五走標活動從清末流傳到九如,迄今已有逾150年歷史。之所以選擇在瘴癘之氣最重的端午節赴墓仔埔(墓地)舉辦,盼能消除民眾對墓地的恐懼。這項九如鄉的特殊風俗,曾中斷多年,直至這幾年才陸續恢復舉行。
這項活動是端陽節當天,大批鄉親們齊聚在公墓進行賽跑活動。參賽者在公墓大道上一起開跑,獲勝者能獲得獎勵,而獎勵方式很特殊。過去是砍下一根長約數丈的竹子,並留下竹子的枝葉,以掛滿獎品。該竹子會被放在終點站,等待獲勝者去扯下一項獎品。由於比賽是採取複賽制,跑最後一趟的獲勝者,也就是最後的冠軍,能將竹子上剩下的全部獎品通通帶走,因此當地人又稱此賽跑儀式為「傾尾畷」。
「傾尾畷」最早是屬於當地原住民族的活動,自漢化後,又加入漢人信仰觀--端午節在墳地賽跑能祛除陰氣。早期參與九如走標的人數多,附近鄉鎮的住民均會投入比賽,往昔還曾引發村莊間的爭鬥。
雖說是競賽,但也為鄉里注入一股復古風,帶來了無窮趣味。新聞曾報導,2015年「傾尾畷」曾出現了高齡88歲的參賽者,另有不少長者選擇以走路的方式來代替跑步,強調自己是來回味童年賽跑的滋味。
提及復辦此活動的用意,「傾尾畷」的舉辦方強調,端午墓地「傾尾畷」活動,意在展現九如地方文化特色,同時提倡居民從事正當休閒娛樂,並活絡社區居民的情感。
除了上述兩種動態型的端午競賽,還有偏文的競賽活動--百貨舉辦的「粽鋪師・包粽大賽」,比賽規則是限定每一位參賽者必須在30分鐘之內,包完6顆粽子。至於比賽過程中所使用的食材、設備等,一律由主辦方提供,最後交由評審來做最後評判。
除了競賽型端五活動,為了紀念屈原,臺灣現今仍會在端午節舉行詩文競賽或藝文展覽等文化活動,如彰化鹿港文武廟亦曾舉辦詩文徵選活動,並以靜態展覽方式呈現。
其實,端午節習俗與各式節俗一樣,無論是期望或畏懼,均潛藏著人類的寄託,縱使端午節的概念、儀式有所變動,例如執行節俗的步驟或探究其意義不斷遭遇講究化繁為簡、不耐逐一遵守繁多習俗的現代人所簡化,甚至是遺忘,又或後續添加的商業性意義已大過對節日意義的認知,但仍有許多民眾正仰仗這些年復一年的節俗,來增加與親友的聯繫,讓彼此情感更深厚。況且,人們遵循習俗的舉動仍呈現尊天奉神、驅禍迎福等內在信仰,因此切勿隨意輕忽。
參考書目
《神仙傳》《異苑》《本草綱目》(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王世禎《中國陰陽曆節令搜奇》(臺北:武陵社,1985)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臺北:百觀出版社,1993)
惠西成、石子編《中國民俗大觀(下冊)》(臺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溫宗翰《臺灣端午節慶典儀式與信仰習俗研究》(臺中,臺灣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11)
〈屏東九如辦傾尾畷競賽 鄉民走標迎端午〉《自由時報》(2014年6月2日)
溫宗翰〈【民俗亂彈端午特輯】(二)你所不知道的臺灣五月節「水陸」行事〉(獨立評論網,2016年6月4日)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