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不可不知 關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傳說(圖)

 2021-04-02 0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普遍認為,寒食節是春秋時期的晉文公為了悼念功臣介之推而產生的節日。
普遍認為,寒食節是春秋時期的晉文公為了悼念功臣介之推而產生的節日。(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將至,這個傳統節日不僅與新年、中秋節與端午節同時列為中國四大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清明又跟冬至節同樣具備節氣及民俗節日雙重特色,只是它究竟有何特殊意義,與寒食節又有何關係呢?人們在這一天主要在進行什麼民俗活動呢?接下來就讓筆者簡單地跟您介紹一下。

定於二十四節氣「春分」後的第十五日的清明節,其實與寒食節關聯甚深。因為普遍認為,寒食節、清明節均是春秋時期的晉文公為了悼念功臣介之推而產生的節日。

當時晉公文重耳即位之前,終日在國外流浪,幸好身邊有一名對他不離不棄的忠臣介之推。提到介之推,大家多半聯想到他曾經在重耳餓得發昏時,割下自己的腿肉讓重耳充飢的故事。正因介之推如此患難與共,讓苦熬十多年的重耳,在取得帝位並大封功臣之際,忽覺遺忘了介之推,遂愧疚地急尋介之推,盼能順利邀請他當朝為官。可惜介之推無意仕途,決定攜母遠走,隱居深山。重耳知曉此事後,即下令燒山,希望能逼出介之推。孰料,最後卻換來介之推與母親緊抱著一棵大樹,被烈火活活燒死。重耳縱然悔恨不已,也於事無補,只能好好地紀念這一名忠臣。

於是,介之推辭世的這一日、每年冬至過後的第一百零五日被定為寒食節。民間百姓從這一天開始的三日內,家家戶戶均不生煙火,只吃寒食。

至於清明節,則傳說是晉文公在介之推逝世將滿周年的前一天,先在山下進行寒食一日,待第二天上山正式進行祭拜儀式時,因發現介之推最終身亡之地──一棵柳樹下已經長出了鮮嫩枝葉,遂在折了支柳條,編成個圈兒帶在頭上之餘,還將那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因此,這一日就被定為清明節。

不過,雖然寒食節的翌日被定為清明節,但仍有部分地區是選在清明節的前二日過寒食節的。

提及清明節,多數人往往聯想到象徵著慎終追遠的掃墓,以及充滿愉悅氣息的踏青郊遊等活動。

其實,一般認定清明節必當進行的習俗活動是掃墓,也就是祭墓,中國人古時即有這一項傳統習俗。漢代之後,墓祭與廟祭並重,平常百姓人家,是墓祭較廟祭重要,因為尋常百姓的祖先並不一定有廟。不過,並非家家戶戶都是固定在清明節這一天掃墓,部分人家是選擇在元宵節過後就開始掃墓的。只是,依照往例,民眾會在清明節之前完成掃墓儀式。

當百姓赴郊外完成掃墓祭祖後,眼見這一天是個春光明媚的好日子,可不能浪費了好時光。於是,大家攜老扶幼,相約來一場美好的春遊。因此,清明節不僅僅是在懷念祖先的過程中,展現慎重態度的時日,同時是在踏青歷程中,感受春滿大地的歡樂輕鬆、生氣勃勃的好時機。

另外一提,4月4日除了是清明節之外,台灣還將這一日訂定為兒童節,並將3月8日婦女節及兒童節合併為「婦幼節」,好讓父母陪同小朋友們歡度佳節。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