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0年8月14日訊】港臺時間8月13日晚間,SOHO中國公告稱,公司與投資者就2020年3月11日公告中提及的潛在交易所進行的討論已終止,迄今並未就潛在交易的條款達成共識。
SOHO中國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與任何第三方並未就潛在交易訂立任何正式或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將不再就潛在交易的進展刊發每月更新公告。
期待了5個月的私有化宣告破產,8月14日股市開盤,SOHO中國股價一度跌超7%,截至午間,報2.64港元/股,跌幅6.38%。
公告所提及的潛在交易,正是彼時傳得沸沸揚揚的黑石集團私有化SOHO中國一案。
消息指出,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提出私有化SOHO中國,交易價值40億美元,每股收購價格為6港元,較SOHO中國3月9日收盤價2.98元/股高出一倍多。
當日,SOHO中國在香港暫停交易,而受此消息影響,企業股價停牌前暴漲37.58%,報4.1港元,到3月12日,股價最高飆升至4.8港元。
SOHO中國3月11日公告稱,公司在與海外金融投資者洽談,以探討進行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導致也可能不會導致就該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做出全面要約。
企業當時就明確指出,潛在交易可能會亦可能不會進行,而如果進行,此等潛在的交易條款在現階段尚不確定。
因此,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雲祥稱,黑石與SOHO私有化談判耗時太長,從公布到目前幾近5個多月,雙方一直未達成協議。特別是疫情的特殊時期,3月的估值並不能代表現在,其估值是否符合當前的市場預期也就成了雙方分歧的主要原因。
此外,據彭博社5月4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由於疫情導致公司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黑石集團關於SOHO中國私有化的洽談彼時已陷入停滯狀態。
該知情人士透露,當時債券市場的動盪引發了人們對融資的擔憂,也是黑石集團與SOHO中國談判的阻礙之一。
因此,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認為,疫情下的經濟環境出現大幅變化,是交易雙方出現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上半年全球市場量化寬鬆等情況下,面臨泡沫風險,從黑石一方來看,或也面臨全球經濟金融波動所帶來的壓力,此時介入私有化的性價比明顯在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SOHO中國成立於1995年,由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和其妻子張欣(首席執行官)聯手創建,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開發和持有高檔商業地產。目前,SOHO中國已成為北京、上海最大的辦公樓開發商,開發總量達500萬平方米。
業內普遍認為,此次私有化之所以能引起軒然大波,與SOHO中國近年來頻頻出售資產不無關係。
2014年,SOHO中國82.8億元出售上海的SOHO海倫廣場、SOHO靜安廣場及凌空SOHO近一半物業面積。潘石屹解釋,地產已經不是剛需,SOHO中國有大量優質資產,做包租公是前景優質的買賣。
然而,在事實面前,所有的解釋都是無力的。自此之後,潘石屹變賣資產的腳步加快。
2015年,SOHO中國外灘8-1項目作價84.93億元,被復星國際收入囊中;2016年,潘石屹將SOHO世紀廣場擺上貨架,被國華人壽以32.97億元收購;2017年又相繼出讓上海虹口SOHO項目、凌空SOHO50%股權,交易額合計近85億元。
2018年3月的業績發布會上,潘石屹曾明確表示未來不再出售資產。
到了2019年6月,潘石屹再次一口氣拿出望京SOHO、銀河SOHO、建外SOHO、SOHO東海廣場等9個交易標的,預估總價值78億元;9月,SOHO中國就旗下部分商業項目售予慧泊停車場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價7.61億元;10月,SOHO中國旗下共享辦公業務SOHO3Q,傳出有11個項目打包賣給筑夢之星。
據不完全統計,短短五年時間,SOHO中國累計出售資產套現約300億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