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孩提時期,找尋才能。(圖片來源:Adobestock)
回想孩提時期 找尋才能
文/小田桐あさぎ
我認為「孩提時期」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天性。
因為孩子幾乎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以及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 有的孩子很愛哭; 有的很固執; 有的愛撒嬌。有喜歡獨處的小孩;有喜歡人陪的小孩;有喜歡動手做東西的小孩;自然也有活潑好動的小孩。
不管是誰都極具個人特色,也是每個人最真實自然的面貌。
當孩子慢慢長大後,人會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像是「啊,原來大家不會說哭就哭」。或是被周圍的人說「○○真是愛哭鬼」後開始覺得這種行為不妥,使本性逐漸加上了一層「常識」和「普遍」的面紗。
因此我建議各位不妨揭開至今蓋住自己本性的面紗,從各種角度挖掘出孩提時代的自我,恢復深藏已久的喜好。
話雖如此,就算曾熱愛畫畫的人,也未必代表適合當設計師,或是漫畫家。我們不能只單純探討「愛畫畫」這個行為,還得深入思考如何喜歡?為什麼喜歡?才能看清楚許多事。
以畫畫這件事來看好了,若某個孩子喜歡模仿實物,勝於畫出想像中的畫面,代表比起從零到一無中生有的工作,他更適合朝已有的事物去拓展。
相反的比起動手畫出來,他更愛的是幻想住在哪種房子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等等喜歡想像的人,說不定他適合的是從事發想的企劃工作,或是創作劇本等。
回想起五歲的我已是位十足的小大人了,我還跟好幾位男孩說長大要嫁給他們,甚至跟同大廈的小男孩聊個沒完,其他孩子都在玩捉迷藏時,我跟他兩個人卻喜歡待在房間內聊天。
「○○喜歡什麼顏色?」
「我是喜歡藍色。」
「○○最喜歡的食物呢?」
像這樣沒完沒了地想了解對方的喜歡,簡直跟我現在做的事如出一轍呢!〈笑〉。
不知道,各位以前又是位怎麼樣的孩子呢?
本文整理、節錄自小田桐あさぎ《我選擇,生活中只做想做的事:用喜歡的事撫平疲憊,散發個人專屬魅力,過只被喜愛事物圍繞的生活》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 帝佐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