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防疫 宅在家的紓壓養生活動(組圖)


煮菜的過程也是一種紓壓方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宅在家裡可說是最佳的安全防疫選擇,但看著新聞不間斷的放送最新的疫情消息,容易使人焦慮和沮喪,不訪試著準備手作的材料、畫畫工具和聆聽優質的音樂,有益於紓壓和緩解焦慮,天天都是正向防疫。

繪畫手作


畫畫塗鴉可達到減壓的效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研究發現,繪畫、聽音樂、欣賞美術作品等,這些活動能夠減緩壓力,也對人們的心理有益處。

2016年,福布斯曾報導,一項研究顯示,僅進行45分鐘的簡單藝術行為,像是用麥克筆畫幾筆、用膠水和紙做個小手工,這都能起到降低血液中皮質醇水平的作用。皮質醇屬於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稱為「壓力荷爾蒙」。

除了塗鴉可減壓,也可嘗試畫圖著色,不僅紓壓還能夠活化大腦。在專注著色的過程中,能夠刺激大腦皮層,降低杏仁核活力,最後帶來紓壓的效果。

特別的是,研究指出在做藝術活動時,不論有沒有藝術或音樂天賦,會不會畫畫以及唱歌是否會走音,都不影響藝術活動的正面效應。

過去已有研究證實,像是園藝、木工、繪畫、編織、烘焙等,對於中風、癌症、精神等疾病患者,可以產生正向積極的治療作用,除了使用藥物治療之外,也紛紛被用來當作輔助治療的方法。

聆聽音樂


2016年10月21日晚,神韻交響樂團小提琴獨奏家鄭媛慧在波士頓交響樂廳的演岀。(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

《黃帝內經》中提到五音治病的理論:「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與天地相應也」。中國的「藥」字就來源於「樂」。

根據2016年由西維基尼亞大學(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公衛學院傳染病學教授金.伊恩斯(Kim Innes)共同撰寫的研究發現,聆聽音樂能夠使人心情愉悅、改善認知衰退老年患者與壓力相關的指標,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效果。

專家指出,音樂能「選擇性」地活化與大腦構造中與正向情緒、情緒控管、注意力等區塊,從而帶來正面的影響。

音樂的選擇也是門學問,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音樂,其中聆聽古典樂的特有模式有利於學習數學、科學和語言方面的知識。不過並非任何的音樂都有助於健康,像是搖滾樂裡經常有不規律的節拍與刺耳聲音,容易令人感到心神不寧,被證實對人的認知功能有害,如果想要紓壓解鬱,就不適合選擇搖滾類的音樂。

烹飪佳餚

民以食為天,生活中用餐占據了許多關鍵位置,哪怕沒空煮飯,吃上一頓佳餚也都能讓人產生幸福感。

煮菜的過程,充滿著嗅覺、味覺、觸覺、視覺甚至是聽覺的感官刺激,專注在準備食材與各種烹飪的步驟中,即使是專心切菜,也可以達到紓壓的效果。有節奏且重複性的動作可以安撫大腦負責焦慮的杏仁核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便曾指出,專注切菜10分鐘不僅能安撫杏仁核長達2小時,而且富含營養素的蔬果也可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

好好煮一餐,不僅可以填飽肚子,補充各類營養素,壓力也隨之釋放,真是一舉數得。

生活中放慢腳步,關上3C產品,選擇喜歡的活動,不論是縫紉、繪畫或者烹飪,只要專心進行,逐漸就能夠感到心靈上的滿足跟身體的放鬆,讓壓力得到舒緩。

本文留言

作者林筦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