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12月26日訊】今天,就以英國公投舉例來說說對一些社會問題的分析方法。
1216年,英國頒布了《大憲章》。到今天,《大憲章》的精神依舊是英國法律的精髓,有些條文(比如社區管理模式)依舊在執行。《大憲章》要求王室放棄部分權力,保護教會的權力,尊重司法過程,接受王權受法律的限制。從此時開始,由於王權(可隨意徵收私有財產)受到了法律的制約,私有財產開始受到法律的保護。由此,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法律精神不斷細化,並成為英國文化精髓的一部分,這種文化精髓還向海外傳播到了今天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荷蘭等很多國家和地區。
英語文化在經濟上的競爭力就是以這種模式體現出來的:第一,當私人財產受到完善的法律保護之後,人們勞動創造的積極性就會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推動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持續發展。第二,英語文化是以其宗教為依托的,這要求保護弱者成為政府(財政)和全社會的集體行為,這是給最貧窮的人群的一個托底機制(保證所有人的生存權,實現社會穩定)。最終在維持社會穩定的基礎上推動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或有人說,這些歷史對今天毫無意義,這種見識就是不足的。這裡所蘊含的精神,實際就告訴了所有人。而本次(2019年12月12日)英國大選的最終結果,也告訴了所有人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給約翰遜和保守黨助選的根本原因。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工黨原黨魁科爾賓的主要競選綱領:
水、電、能源、郵政、鐵路、電信重新國有化;
取消大學學費,為英國每一戶人家提供免費寬頻上網;
取消私立學校的補貼;
每年新建10萬套政府公屋,25歲以下者免費乘坐巴士;
……
看到科爾賓的主要競選綱領,估計馬克撕會從地下「激動地」跳起來,拍著科爾賓的肩膀說:好徒弟!好徒孫!委內瑞拉的查韋撕也會趕緊給科爾賓授予榮譽勛章!
「兩撕」因為有了接班人而興奮——可英國人就不高興了。
如果科爾賓是在歐亞大陸其它國家提出這樣的競選綱領,前景確實難定,甚至在某種文化氛圍下還會得到一些人的歡呼。但他在英國提出這樣的綱領,與英國《大憲章》的精神就產生了嚴重的衝突。《大憲章》的精神(尤其是對私有財產的完善保護)數百年來已經深入了英國人的骨髓,他們會喜歡科爾賓嗎?估計絕大多數人(尤其是本土原住民)會十分反感,連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都會十分反感,聯手對他進行打壓也就會順理成章。到此,科爾賓的競選前途就可以確定了,在大選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大選結果。
工黨領袖杰里米·科賓(左)在與鮑里斯·約翰遜的英國首相競選中慘敗(圖片來源: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最終,科爾賓在大選中遭到慘敗並只能辭去工黨黨魁的職位。這片崩落的雪花一點都不冤枉!
有朋友會說,這是社會學,和投資關係不大,是約翰遜還是科爾賓當選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如果科爾賓上臺,估計資本會蜂擁出逃(難道等著被國有化呀),對英鎊匯率、股市、樓市甚至國際大局都會形成長期的影響;如果約翰遜當選尤其是取得對下議院的控制權,就會形成長期的利好,這是進行長期趨勢性投資的決定性因素。而且,這種基於歷史和文化對一國未來局勢的判斷能力不僅侷限在英國,而是會時時刻刻體現在世界上所有國家所發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中,當提前洞察了最終的結果之後,投資活動自然可以立於不敗之地,至少不會把自己置於險境之中。
前面說過,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的參選人沒多少競爭力,也來源於上述原因。拜登醜聞纏身自不必說,另兩位主要的競選人桑德斯和沃倫的競選綱領基本都屬於小號的「科爾賓」,與英語文化有劇烈的衝突,三位都沒多少勝算。現在,民主黨的希望似乎都在彭博身上。
有人對世界上所發生的很多大事都可以很篤定地給出最後的結果,一般人願意認為這些都是在蒙、在賭、在猜測,但實質上是因為洞察力。任何人都不可能熟悉所有的專業方向(比如社會、軍事、地理、經濟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要尊重這些人在本領域獨到的判斷力,保持「敬畏觀」才能取得不斷進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