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近一步影響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5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致中國外貿進口大增出口下降,同時非洲豬瘟等因素也使中國CPI創新高,這些都會導致通貨膨脹近一步影響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大。
5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2.5%,漲幅比上月擴大0.2%,為2018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從環比看,CPI由3月下降0.4%轉為4月上漲0.1%,主要受食品價格波動所致。
特別是鮮菜、豬肉、鮮果價格的同比漲幅都超過10%(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7.4%,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4.4%,鮮果價格上漲11.9%)。僅這三項食品影響CPI上漲約0.96個百分點。
另外,中國4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在4月17日,中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新聞發布會表示,從後期走勢看,二季度豬價有望保持波動上行走勢。下半年隨著生豬出欄量進一步下降,再加上下半年是節日需求的高峰,豬價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創歷史新高。
面對非洲豬瘟導致豬肉價格暴漲的情況,中國將會進口更多數量的肉製品,導致全球範圍內食物成本上漲,影響各國經濟。INTL FCStone Inc.首席經濟學家蘇德曼(Arlan Suderman)具有約40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分析資歷,他認為中國非洲豬瘟引發的負面影響是前所未有的情況,將會導致全球食品價格大漲。
國泰君安花長春團隊認為,非食品方面,本月原油價格上行、同比增速加快,對CPI亦有推動。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豬油共振」是通脹上行的風險因素。非洲豬瘟疫情蔓延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可能會導致下半年出現「豬」、「油(原油)」疊加推高通脹局面。
5月8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外貿數據,4月進口增速創半年新高,出口增速下降。中美貿易戰形勢突變,分析師們認為,未來外貿形勢因此不確定。
據《路透社》5月8日報導,光大保德信宏觀策略分析師鄒強表示,當下貿易摩擦是資本市場關注的不確定性。不管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如何,這種進口強而出口弱、順差收縮的格局都將延續。如果談判不成功,美國再加關稅,將勢必影響中國出口;如果談判成功,談判的目的就是美國要縮減對華順差。
中海晟融經濟學家張一認為,從短期來看,儘管豬週期帶動食品價格上行,但這是一個未來持續數年的過程,除非有一些極端因素,極端情況是中美貿易摩擦之下,農產品價格出現飆升。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綜合考慮上游和下游物價變動情況,目前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不具備大幅轉向或明顯收緊的條件。如果沒有失控的通脹,比如大於4%,沒有嚴重的資產價格泡沫(房價、股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貨幣政策轉向。
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現階段的貨幣政策沒有收緊貨幣政策的意圖,也沒有放鬆貨幣政策的意圖;既不希望看到市場流動性短缺,也不希望看到市場流動性氾濫。
中國的CPI與豬肉價格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又被戲稱為「China pig index」, CPI由食品菸酒、衣著、生活用品、醫療保健、交通通訊、娛樂教育、居住、其他用品八大類組成,包括263個基本分類,約700個代表品種。食品類在2016年以前佔比大致在1/3左右,2016年調整之後佔比1/5左右。而單純豬肉這一項,在CPI權重佔比約3%。
官媒舉例說,在CPI這個大籃子裡面,豬肉是其中一份子。如果人們每人每月消費1斤豬肉,但是由於豬肉價格的上漲或下跌,每個月不一樣,所以它應該佔的比重每天都是有變化的。總體看,豬肉價格在CPI的比重大約是3%左右,就是說人們一個月花100塊錢,其中有3塊錢是用來買豬肉的。
分析師指出,研究了豬肉價格,就可以預測中國CPI走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