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王禹和南宋學者朱熹都曾吐槽過京師一房難求的情景,甚至連宰相級別的官員都買不到房子,只能靠租。(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房子,可以說是現在都市人普遍的需求,多少人都辛辛苦苦奮鬥一生都是為了房子,為了生計而忙碌著。在古代,不乏名人雅士因為買不起房,而高吟:「安得廣廈千萬間」這樣的詩詞。那麼古代房價是多少?歷朝歷代,究竟需要攢多少年的錢才能夠買一套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漢朝
大漢朝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文明高峰,房價還挺彪悍的。出土的西漢竹簡告訴當代的人們,當時一個普通打工仔的月薪大概是「月直四百廿四」。也就是說月薪424錢,年薪5088。而收入較高的,四個月便能掙2800錢,「積四月,致二千八。」這樣算下來年薪8400錢。
那麼漢朝的房價大概是多少呢?《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收錄有西漢居延縣兩戶百姓的家產清單,一戶叫禮忠的,家裡房子值10000錢;一戶叫徐宗的,家裡房子值3000錢。由此可見,即使年薪只有2500錢的低收入者,用不了幾年也能買一處宅子。當然居延這個地方地處甘肅、內蒙交界處,放在今天算是邊境三線城市。
如果將三線城市的房價放大10倍,長安的房子值3萬錢的話,似乎低收入的打工者奮鬥個二十年,也是買得起的嘛。
此外,東漢後期漢中城內房舍也是大概價值10000錢左右。
唐朝
換說說歷史上第二個文明高峰--唐朝。在唐朝全盛的玄宗時期,朝廷拍賣國有房產的碑文拓片:一座擁有房屋39間、占地2.9畝的大別墅,拍賣成交價只有138貫,折合13.8萬文。而這個時候洛陽斗米(約10斤)10文。而現在,1號店上品質一般的大米是30塊錢/10斤。所以唐玄宗年間1文銅錢的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3塊錢,13.8萬文也就相當於40萬元,因此40萬元就能買一棟大別墅!
宋朝
唐朝之後,換號稱中國工商業最為發達的宋朝閃耀登場。
北宋士大夫王禹和南宋學者朱熹都曾吐槽過京師一房難求的情景,甚至連宰相級別的官員都買不到房子,只能靠租。「雖宰執亦是賃屋,自神宗置東西府,宰相方有第。」普通市民更是只能蝸居、蟻族拼房住了。
我們不說宋室南遷之後的房價飛漲,單說戰亂前的北宋。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大將軍田欽祚在開封買房,花了白銀5000兩,相當於銅錢5000貫。而太祖時代,國營紡織廠「綾錦院」的熟練女工每人每月能領200斗小麥,相當於兩貫銅錢。
到了北宋後期,房價又漲好些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晚年(宋徽宗年間)在開封買過一所普通住宅,花了9400貫。而宋徽宗時朝廷雇人抄寫書籍,每人每月能掙3500文,也就3貫多一點。
所以,若真能穿越到古代,請遠離房價高昂的兩宋。
到了北宋後期,房價又漲好些倍。(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朝
接下來是明朝,明朝米價相對比較穩定,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後基本上一兩銀子可以購大米二石,一石相當於現在的約95公斤。而明朝正七品縣官的每月俸祿為7.5石或一年45兩白銀,和漢唐兩宋相比,算是低薪了。
那麼明朝的房價呢?大概是低檔房產50兩一套。也就是說,相當於七品小縣官一年的收入。當然,一些豪宅還是價值千金的。
清朝
好了,終於來到了電視劇上出鏡率最高的大清了。
史料記載,乾隆時期,清朝公務員的薪水為:「一品歲支銀180兩,二品150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兩有奇,從九品、未入流31兩有奇」。此為基本工資,稱「正俸」;而「京員例支雙俸」,即在基本工資之外加發同樣數目的津貼;也就是說一個七品官的年薪為90兩,90兩是什麼概念呢?
據記載,當時新街口附近的房子85兩,新簾子胡同的房子大約70兩左右,也就是說一個小小七品芝麻京官省吃儉用,刨去生活開支,大概兩年收入也足夠在京城買一套個人房宅了。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