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8年12月8日訊】距離上次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已經超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史上最長真空期的背後,正是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的悄然蛻變。
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中國央行截至12月3日已連續27日暫停逆回購操作,而今年以來,已有數次空窗時間達到15天或以上,公開市場累計淨回籠資金約1.2萬億元,相較2017年基本中性的操作和2016年的淨投放,呈現明顯轉變。而伴隨著逆回購的減少,人行通過調降存款準備金和進行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大幅增加了中長期資金投放,2018年迄今已達4萬億元,為去年的近四倍。
印鈔已經上癮:2018年迄今央行無錨印鈔資金投放已超4萬億!(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這種被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稱為「加強版縮短放長」的操作,反映了在經常賬戶盈餘因貿易爭端而幾近消失、外匯佔款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金融體系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的缺失正驅使央行對流動性管理作出轉變。
若明年內外部環境不出現大的意外,分析人士預計降准加MLF操作的思路仍將延續。長期的流動性投放不但能幫助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部門,同時,還能避免由於資金過度淤積在銀行間市場導致短端利率持續下行而給人民幣匯率帶來的壓力。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接受彭博電話採訪時表示,外部衝擊和壓力不會馬上消失,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的需要始終存在,長錢替代短錢、便宜錢替代貴錢的趨勢會延續。」
11月30日公布的官方11月製造業PMI跌至榮枯分界線,為2016年7月來最低水平,顯示雖然今年以來已有四次調降準備金利率,且旨在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接連不斷,但經濟的下行趨勢還未有效阻止,企業的融資壓力仍大。
法國巴黎銀行的中國利率和外匯策略師季天鶴在採訪中稱,現在信用利差較大,很多風險在逐漸暴露。「機構都在期待明年的降准,四次是完全有可能的,」他表示,「總體上資金是寬鬆的狀態,逆回購可行性或者被需要程度就下降了。」
央行在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稱,發揮定向降准的結構引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將降准資金用於增加小微、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信貸投放,增加了中長期流動性供應,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如何穩匯率?
澳新銀行在今年較早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曾指出,中國央行的流動性管理框架類似於歐洲央行的TLTRO——即賦予流動性注入以支持特定經濟部門的條件,用來提振總體的貸款,而非銀行間的流動性。
謝亞軒表示,央行不希望貨幣市場利率在現有水平再進一步下降,抑制加槓桿和維穩匯率都是逆回購暫停的原因之一,「穩匯率是更直接的原因。」
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人民幣今年以來已經下跌超5%,在亞洲貨幣中表現倒數第二。隨著中美兩國利率倒掛延伸至短期限國債,包括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在內的機構均預測明年中美10年期國債利率可能倒掛。在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萬釗看來,雖然從國內經濟上講,貨幣政策可能需要更寬鬆,但是國際資金流動,以及背後的匯率問題,意味著貨幣政策又不能太鬆。「這也是當前政策的一個糾結之處。」
他表示,「人民幣匯率短期制約國內貨幣寬鬆。」
接受採訪的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上週市場普遍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解讀為偏鴿派,以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示意,每季度一次、每次25個基點的按部就班加息之路如今已經走到了頭,美聯儲將在明年暫停加息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觀點,而對中國央行來說,這意味著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獲得更多騰挪空間。
謝亞軒稱,中美經濟週期由分化到趨同,明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受到的壓力和牽制會減少,貨幣政策目標間的衝突會小一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