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單身青年男女究竟有多少?(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1月12日訊】《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單身現狀表現為:戀愛慾望降級、單身經濟壓力升級和個人追求升級。超半數人單身時長三年以上;近五成單身男女陷「追愛被動症」,超7成人追愛耐心不足半年;「吃飯」成單身男女日常花銷最大部分;3000元為戀愛月花費新標準;超5成單身男女認為事業重於愛情。
中國的單身青年男女究竟有多少?查了一下2017年的數據: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國家民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
為什麼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結婚,是一件關乎終身的大事,對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人生將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但如今對於年輕人來說,結婚帶來的不僅僅是幸福和快樂,還有巨大的經濟壓力。買房、買車、辦婚禮、拍婚紗照、蜜月旅行……無一不需要巨大的經濟開銷。更有人測算,近30年來中國人的結婚成本已經翻了近千倍。在大城市拚搏的上班族們,對不斷飆升的房價感到壓力山大。辛苦上班賺錢,可能連一個廁所都買不起。租房子,又可能會被以後孩子的讀書問題,整的頭大。小城市奮鬥的青年,微薄的工資,讓其無法負擔完所有的結婚花費。
君不見,現在農村有大量娶不上老婆的光棍漢,因為男多女少的無奈現實,更因為他們不是窮就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陷。而各地動輒10萬、20萬的天價彩禮,也早就讓許多「有為青年」望媳婦興嘆了。如果這些事情離你太遙遠。那些收視長紅的「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那些花錢才能看照片的相親網站,你不會也沒看過吧?在那些窈窕淑女和帥哥俊男相互比價時,你難道還假裝不知道擇偶市場有多「自由競爭」?在這個市場裡,沒有情投意合,也沒有男歡女愛,房子才是浪漫,戶口才是春藥,門當戶對才是真愛無敵。
在高昂的婚戀成本之下,年輕人結婚方式選擇的兩極分化日趨明顯。一部分人選擇啃老,另一部分則直接選擇裸婚。結婚錢父母出」已經成為很多新婚夫婦應對巨額花銷時的首要選擇。從父母那一代的「三轉一響」,到如今的「有車有房」,結婚要付出的高昂費用,讓不少人望而卻步。有網友感慨:爺爺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而我結婚卻要了爹娘「半條命」!
再來說說年輕的單身男女們面對的各種壓力。
先說說同學,比如同學聚會,那些有錢有勢,混得很得意的同學巴不得天天開同學會,而比較落魄的同學則害怕同學會上見面,精神上受到摧殘不說,還要作為得意同學炫耀財勢的一個比較道具,心裏也許還有個小小的奢望,那就是那些混得好的同學能不能幫上自己一把,其實這是幻想,那些混得好的同學之所以樂衷於開同學會,就是來看你的落魄和女同學們的艷羨呢。同學會是又一次的表演罷了。
飛黃騰達的同學企圖在精神上打壓男同學,在肉體上征服女同學;落魄的男同學企圖在事業上攀附成功的男同學,在感情上討好漂亮的女同學;女同學們則要拚命抓住青春的尾巴,在臉上精描細抹,在衣櫃裡千挑萬選,整出一副現世安穩、風韻猶存的樣子。流水賬般的聚會甚至還摻雜著些許異樣的味道——拉關係、攀交情、搞交際,成功者步履鏗鏘意氣猶在,落寞者聲音微弱難掩孤單。而這其中再夾雜上官階財富,更是讓光怪陸離的同學聚會滋生病菌,一不小心就演變成少數人的狂歡盛宴與多數人的場外圍觀。
所以你看,到後來,真正的有錢人和窮人都不來參加同學會了,而每年固定發起、參加同學會的最後都是相同的一群人。事實上,有多少人大學畢業後,還和曾經的同學有較密切的來往?
再說親戚,以過年為例。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過年就像看一場以家族為單位的現場話劇。一方面來自父母靈魂的拷問,比如沒對象的催著相親,沒結婚的催著結婚等等...另一方面來自親戚虛榮的攀比,比如在家族聚會中經常被問:「你高考考了多少分?在哪所學校上學?讀的是什麼專業?現在什麼單位上班?年薪有多少?聽說你買車了,什麼牌子?...」等你回答完,他們緊接著就會說,「我家亮仔復旦研究生畢業,進了某網際網路公司,薪水很不錯...」
我們的年輕人活得太累,他們的人生只有兩個片語:成功和拚搏!他們從小學到大學,忙著各種考試;畢業後忙著找工作和結婚;結婚後忙著生孩子養孩子;退休了還要給孩子看孩子...如此活著而已!在「錢多就是硬道理」代替「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時候,男人們把在城市中獲得房子作為幸福的標準,女人們把自己能嫁給一個有房子的人作為幸福;富人們把能用錢買到漂亮的女人作為幸福,窮人們則把能賺到適足的錢作為幸福,於是,所謂的情愛,所謂的道德,都在紙醉金迷中通通拋諸腦後。
一般來說,社會越發達、個人越解放,就越能遵從自己的感情來選擇婚姻;社會越落後,個人的束縛越多,婚姻也就受到越多的限制。所以,婚姻雖然不可能不受到金錢、社會地位等的影響,但畢竟現在已經不再是赤貧年代了,何必拿自己的一生幸福做代價,去換一個所謂的階層?更何況在婚姻關係中,要求門當戶對不是原罪,沒有愛情基礎的門當戶對才是問題。步步精心計算,患得患失,往往誤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