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不利因素疊加之下,中國經濟正持續放緩。
【看中國2018年9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多重不利因素疊加之下,中國經濟正持續放緩。歷年GDP居首的廣東省變化最為明顯,進出口貿易與製造業頹勢漸顯。9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廣東經濟前景堪憂,中國經濟基石發生動搖。
廣東省經濟頹勢不斷顯現
根據中國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經信委)9月3日公布的數據,廣東出口訂單三個月現收縮趨勢,該省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3,是自2016年3月以來指數第一次回落至榮枯線50以下。
廣東省經信委網站新聞稿顯示:8月訂單指數連續兩月出現較大幅度回落(7月回落1.8個百分點,8月回落1.7個百分點),已跌至榮枯線下;生產指數回落1.5個百分點,錄得近30個月以來最低值;此外,受訂單下降影響,原材料庫存出現上升,企業用工持續下降。
各項指數變化軌跡表明,廣東省製造業大多數企業已連續數月減少生產量,引致原材料庫存逐漸增加,此外購進價格仍偏高,企業正在加快出貨,減少產成品庫存,以維持週轉。
同時,受訂單下降影響,原材料庫存出現上升,企業用工持續下降。
不僅僅是製造業,廣東還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第一大省。2017年,廣東省的貨物出口規模佔中國整體出口規模的比值高達27.5%。關鍵的一點是,廣東是為中國增加外匯儲備的第一大省,2017年廣東貨物淨出口(出口總額減去進口總額)規模為2,461億美元,而同期中國貨物淨出口規模4,225億,中國的外匯儲備廣東的貢獻高達58.2%。
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中國的印鈔體制就是央行接管外匯並兌換出相應的人民幣,人民幣的幣值就是由外匯儲備撐著的,因此可以這麼說:廣東的企業家們辛辛苦苦的工作,一條褲子、一個零件出口掙來的外匯,乃是支撐中國經濟的基石。倘若廣東的製造業出了問題,貨物出口能力下降,那麼中國的經濟基石就發生了動搖。對於這個後果的嚴重性,怎麼高估都不過分。
今年以來的廣東國企實現了利潤的顯著增長,而作為經濟支柱的民企卻陷入了萎縮之中。以民企和外企為支柱的廣東經濟,在整體上呈現「國進民退,外企撤離」的衰退特徵。
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走下坡路
中美貿易摩擦已持續多月,上週有消息傳出美國總統川普要迅速擴大與中國的貿易戰,待公眾意見徵詢期按計畫在本週結束,他就準備馬上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中國非官方調查機構《財新》9月3日公布中國8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創14個月來新低;調查顯示,中國新訂單成長創15個月來新低,出口銷售也連續5個月下降。
分析師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下行壓力。
7月份中國官方、非官方PMI指數皆走跌,非官方PMI指數更因出口訂單下降,跌至8個月來低點;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受到貿易戰衝擊。
Capital Economics資深中國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除貿易戰,中國內部經濟環境也面臨逆風,如信貸、基礎建設投資成長趨緩,也是導致中國經濟降溫的原因。
隨著美中貿易戰導致局勢更加複雜,分析師預期,中國將持續擴大包括貨幣、財政等寬鬆政策,應對雙邊衝突帶來的經濟威脅。
財星旗下CEBM集團分析師Zhengsheng Zhong指出,中國製造業在需求疲軟下持續走弱,就業情勢惡化將持續影響消費成長,並稱「中國經濟現正面臨相對明顯的下行風險。」
採購經理指數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也被稱為榮枯線。高於50時,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反映經濟總體收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