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古代典籍中留下了许多智慧之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華古代典籍是一座浩瀚的寶庫,古人在這座寶庫中留下了許多智慧之語,在為人處事上,在人生歷練中,這些哲理至今依然受用。小編從古籍中摘錄了其中的100句,希望讀者能從中獲益。
中華古代典籍是一座浩瀚的寶庫,古人在這座寶庫中留下了許多智慧之語,在為人處事上,在人生歷練中,這些哲理至今依然受用。小編從古籍中摘錄了其中的100句,希望讀者能從中獲益。
5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文: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5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文: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53.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文: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
54.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文:以自己的錯誤比別人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5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文: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56.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餵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5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誌》
譯文:對任何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
58.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文: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59.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文: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文: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與此相反。
6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文:看見有德行或有才幹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內心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6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文:自己不想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63.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文:遇到應該做的發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成成語「當仁不讓」。
6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文:君子言語要謹慎遲鈍,工作要勤勞敏捷。
6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文: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66.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藝,不會到處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施展出來。
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譯文:精力充沛的年歲不會再重新來過,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個早晨。
6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譯文: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69.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譯文: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瀚的知識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7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禮記・中庸》
譯文: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受仁。
7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譯文: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72、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文: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7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文: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遨翔。
7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文: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顧炎武
譯文: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7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譯文:憂愁患難的處境可以使人發奮而得以生存,安逸快樂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導致滅亡。
7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譯文: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
7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文: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8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文: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後。
8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文: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82.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明・呂坤《呻吟語・捲上》
譯文: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語
譯文: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武則天
譯文: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8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文: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要敢於挺身而出,把死當作回家一樣。
8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譯文:風聲、雨聲、琅琅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8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譯文: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後也要當英雄。
88.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譯文:對於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89.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游
譯文: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了知識後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陞官發財。
90.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譯文:歷史上許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譯文: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麼為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92.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宋・蘇軾
譯文:報效祖國的志向到死都不會變。
93.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文: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漢・陳蕃語
譯文: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於跟各種不利於國家的行為作鬥爭,哪能只滿足於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文: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淨,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而小人之間的交情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文: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
97.見侮而不鬥,辱也。--《公孫龍子》
譯文: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98.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譯文: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穫,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穫。
99.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漢・司馬遷《史記》
譯文: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0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文: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
責任編輯: 張雲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