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考古尊碑之風再起,石鼓文對書壇產生深遠的影響。圖為清王澍臨石鼓文。(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石刻之祖」石鼓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傳為史籀所書,雄渾樸茂,大器磅礡。因歷代戰亂頻繁,命運多舛。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為秦國小篆先聲,承前啟後,在書法發展史上意義非凡。
石鼓顛沛流離 殘缺不全
石鼓文刻於先秦時期。卻在荒郊野嶺飽受千年風雨侵蝕,直到唐初才於天興縣鳳翔(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古稱雍州)被發現。
石鼓文第一鼓:車工·吾車篇。(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當時在十座頂圓底平、上小下大,類似饅頭的大石頭上,發現每座石頭都有四言韻文的刻字。內容是記載秦國君臣狩獵、出遊的情形,又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文字數量多達七百餘字,可惜因風化磨損,殘缺不全,僅剩二百多字可以辨識。
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認為石頭的形狀像鼓,因此改稱「石鼓文」。當時的一些書法名家,如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人都非常推崇石鼓文,親自臨摹做拓。杜甫、韋應物、韓愈、蘇軾等詩人都曾作〈石鼓歌〉加以歌頌讚揚,使其名聲大振。韓愈曾建議移放至大學府供學術研究之用,免受日晒雨淋,惜未被採納。十餘年後,總算由鄭餘慶將其安置於鳳翔的孔廟,但五代戰亂中又散失了。直到北宋仁宗時,司馬光父親司馬池鳳翔為官,才於民間尋獲,將石鼓置於府學中,但其中一個石鼓已被鄉民截斷做為舂米的石臼。
著名書畫家皇帝宋徽宗驚歎石鼓書法之美,下令以黃金填注石鼓文,防止磨損;南宋時,石鼓被金人劫至中都燕京(今北京),剔去石鼓上的黃金,棄於荒野;元代時,太守郭守敬將其移到北京孔廟;抗日戰爭時期又隨大批文物南遷。由於不斷遷移和捶拓,石鼓表面毀損嚴重,其中一鼓已無字留存。
比金文更規範 體勢端莊
石鼓文可以說是從金文過渡到小篆之間的一種書體。周宣王太史籀曾經改造、整理金文,著《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留傳後世的大篆中保存較完整、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
石鼓文比金文更加規範,但仍具有部分金文的特徵。它的筆畫兩端都不出鋒,有別於其他兩頭尖細的鐘鼎彞器銘文。體勢端莊,筆法方正,布局均衡,遒美異常,散發出雄渾古樸的美感,歷來為書家所喜好。清代康有為於《廣藝舟雙楫》中評石鼓文:「如金鈿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截,自有奇采,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
吳昌碩篆書七言聯 軸。(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宋以後,帖學大興。直到清代考古尊碑之風再起,石鼓文對書壇產生深遠的影響。許多著名書家透過深入的臨寫和研究,將其精華融入自身的創作中。包括鄧石如、楊沂孫、吳大澂、吳昌碩、王福庵等人,主要就是得力於石鼓文以形成自己的書風。尤其吳昌碩終身臨摹不輟,成就最高,被譽為「石鼓第一人」。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