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讀書?(Pixabay)
【看中國2018年7月2日訊】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國年滿18歲的成年人中有63%一本書也沒讀過(包括紙本書和電子書)。閱讀之於國民綜合素質的養成作用毋庸置疑,世界各國都把國民綜合閱讀率作為一項重要評價指標。而當你我身邊,低頭族越發隨處可見時,我們對於閱讀的憂心,早已不再止於這個乾巴巴的數字。
百度了一下,據媒體報導,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與之相反,在中國各地中小城鎮最繁榮的娛樂業就算麻將館和網吧了,一個萬多人的小鎮,有幾十個麻將館五六家網吧是常事。麻將館裡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幾乎都是滿的,不愁客源,生意火爆。來參與打麻將的有農民、生意人、退休老幹部,教師、醫生、國家公務員等,甚至很多教師趁中午休息也要玩兩把,自詡"經濟半小時"。
於是,中老年人參與到麻將,青年人上網,少年兒童看電視。國人的娛樂生活幾乎就濃縮為麻將、上網和看電視。不管是在網吧,還是在大學的電腦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都在玩遊戲,少部分在聊天。與之相反,現在去讀書館看書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許多地方圖書館成了一種擺設,而去新華書店購買書籍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另外,現在的家庭越來越少有書房了,即使有,那也只是孩子學習的地方,很少有成年人安靜的坐在書房裡看書了。
網際網路的興起,拉近了人們與世界的距離,但網際網路並沒有成為中國人的學習場所,他們最多是看點新聞,瞧點八卦,或是購物。網路上的人們更加浮躁,除了看圖片與視頻,連十行文字都讀不下去。今天,讀書多少似乎變成了不少人的一種「姿勢」,用於向外界宣示「我是讀書的」。正如每年的世界讀書日,社交媒體常被修飾過的「親切讀書照」刷屏,讀書成了文化格調的彰顯,變成了「炫耀性消費」。做出愛讀書的姿態、大張旗鼓舉辦活動,或許只是展現了一種補償性心理:正是現實情境的過於冷清,造成了姿態展示的極端熱鬧。對不讀書的過度焦慮,造成了全民號召讀書的文化景觀。
國人為什麼不喜歡讀書?一是國人讀書的目的性太強。國人讀書的目的是通過考試而獲得文憑或考取公務員或獲得晉升的機會,所以,中國絕大多數的家長寧願自己節衣縮食而讓孩子讀書,不是為了讓孩子在書籍中得到快樂,而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分數,以考取名牌大學,在將來能夠得到好的工作,而學校和老師正是適應這一潮流,提供的教育當然是應試教育,是為了分數而讓孩子學習,如果有孩子看與考試無關的書籍將會受到批評,甚至被認為是異類,是沒有出息的孩子,如此單一目的的教育,如何會讓中國的孩子對讀書有興趣,所以,大多數的孩子對讀書是反感的、被迫的、受壓抑的,所以,每年高考後或高校畢業後的學生當然燒燬或撕毀書籍為快樂,因為他們再也不想看到與此相關的書籍了。
而成年人讀書的目的性更單一,要麼是考取公務員、要麼是獲得晉升,看的書籍當然也是單一的,不加理解的死記硬背。讀書的功利化,進一步蠶食了中國人讀書的動力,也使得在全國有限的人均購書中,教材、教輔、養生、營銷和「成功學」成了主流。
二是,讀書無用論盛行。你的舊友聚會,或許也有這樣一種悲涼的酸楚:極沒文化的發小,居然成了大款。那些讀了十七八年書的,除了學位啥也沒有。他們給你倒上茅台酒、遞來中華煙,再送你一句加了冰塊的風涼話:文化能當飯吃啊?不錯,溝通能力、交際能力、執行能力,確實很重要,「成功者」不見得都是讀書人,但讀不讀書,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究竟能夠走多遠。
而那些有點文化的人,你跟他聊哲學,他能把純粹理性批判給你講得頭頭是道;你跟他談美學,他能把斯賓諾莎、海德格爾諸人的美學觀梳理得脈絡清晰。回翻他的在校表現,還真是可圈可點。但眼下,知識和財富之間的轉化很不盡如人意,甚至在清貧憤懣、懷才不遇中掙扎。在功利意圖的驅使下,讀書不是為性情的彫琢、底蘊的貯藏、襟懷的開闊,完全是為了換得利益,一旦變現受阻,就覺得讀書無用。
三是,沒時間讀書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中學生疲於應付考試,大學生忙於談情說愛,農民工被迫日復一日的加班勞動,城裡人為了孩子的明天穿梭於各個補習班之間……人人都忙得焦頭爛額,疲憊不堪,你說,誰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讀書呢?而更為主要的是,更多的人現在沒興趣讀書了。由於應試教育模式以追求升學率為唯一目標,為了能讓學生升學,學校總是使出一切手段逼學生學習,比如利用節假日補課,比如搞題海戰等,使得本應充滿樂趣的學習生活變得枯燥無味。由於有過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許多離開學校的人本能的對讀書懷有恐懼感和厭倦感,別說他沒錢買書,沒時間讀書,就是有錢有時間,他也會躲得遠遠的,不肯再去讀書。
中國人發明瞭造書的紙,當今卻越來越不愛讀書。這是歷史的誤會,還是誤會的歷史?需要糾正,還是引導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