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後,「迷信」被「污名化」。其實,一味地與過去決裂,不注重歷史的延續,文明會走向歧途。(圖片來源:Pixabay)
在今天的中國,「迷信」已經成了愚昧、瘋狂的代名詞。種種政治運動中也每每舉起「反封建、反迷信」的大旗,對不同的群體進行運動式的攻擊。「迷信」一詞為何變得如此可怕?它原本的意義是什麼呢?
傳入中國的「迷信」一詞
其實,「迷信」一詞傳入中國,是清末的事。成書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皇朝經世文新編》中收錄有日本佚名作者介紹歐洲的文章,其中出現「迷信」一詞,與宗教合用,指與理性相對的信仰狀態,詞性中立,並無褒貶之意。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發表的多篇文章中使用「迷信」一詞,基本沿用日語「迷信」的含義,即,若信念出於理性之外,則可稱之為迷信。
另外金觀濤、劉青峰的《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觀念史研究》一書中亦有對「迷信」一詞的追溯。他們發現「迷信」一詞最早出現於1897年的《時務報》,其中提到的「迷信」是作為動詞使用的,其含義也與後來使用的具有批判意味的否定性名詞的「迷信」大不相同。總而言之,「迷信」一詞在1900年之前即使已經出現,也並沒有獲得廣泛的使用。
1900至1915年間,「迷信」一詞的使用逐漸增多,其含義亦由信仰鬼神而至信仰宗教,繼而擴展至信仰儒家倫理,雖然這一時期,「迷信」已經基本上成為一個否定性名詞得到比較廣泛的使用,然而筆者注意到這一時期人們在使用它時,大多是用以討論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外來文化的優劣、對抗、融合等問題的,也就是說「迷信」在這時並沒有成為一個社會公認的反面靶的,而備受撻伐,人們只是借用這個名詞來討論問題。
「迷信」詞意的拓展
新文化運動以後,其含義再一次擴展,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也就是這個時候「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被高高舉起,而作為對立面的「迷信」與「專制」亦在同一時間成為討伐的對象。當時,面對積貧積弱的中國社會,一批仁人志士開始思考中國可能的未來,在「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的影響下,激進的文化先鋒們開始鼓吹與舊有的道德倫理與風俗習慣決裂,提倡文明、理性的新生活。在崇尚科學與理性,救亡圖存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背景之下,原來僅僅用於表示與理性思維相對的信仰方式的「迷信」一詞,逐漸成為舊式生活的表徵,甚至成為被「污名化」的傳統的代名詞,藉以和「現代文明」劃清界限。至此,「迷信」一詞,在逐漸普及的同時,也確立了詞語本身的主觀價值與意識形態根基。
「正是隨著『科學』一詞的大量使用,『迷信』作為其對立面而同時被提及。」當然這二者雖然都是同時對舉著出現,它們的命運卻是截然相反,「科學」一詞在近代中國聲名日隆,而與之相對的凡是被劃入迷信範疇裡的事物日益感受到的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1949年之後,迷信一詞基本保留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含義,並在現代化進程中成為國家話語批判的對象,如「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等。然而,一味地與過去決裂,而不注重歷史的延續,文明也會走向歧途,在數次過激的社會主義運動中,迷信的範疇被無限地擴大,甚至上綱上線,凡與舊有思想、文化、傳統有關的事項,多被視為迷信,批鬥之風,甚囂塵上。
責任編輯: 飄蓬徜徉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