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倒車下的冤魂與舊體制下的陪葬品……(組圖)
——年輕人在2017年如何度過經濟凜冬
【看中國2017年1月26日訊】最近,成功引起大家注意的新聞有如下這些:
首先,甲骨文中國裁員200人——要知道,甲骨文不是落後產能,而是和之前的德馬吉機床一樣,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這是全球最大的企業軟體公司,為遍及145個國家的用戶提供資料庫、工具、應用軟體及相關的諮詢、支持和培訓服務。公司於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13年,甲骨文已超越IBM,成為繼微軟之後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
另外,眼看著2016年的經濟數據又熱騰騰出爐了。首先,遼寧「勇敢」公布經濟數據造假,這倒是值得點讚。
遼寧官方公布經濟數據造假(網路圖片)
另外就是,神州去年GDP增長6.7%,「勇奪」世界第一,這個——你懂的……
2016年中國經濟GDP又是世界第一……(網路圖片)
有關宏觀數據的新聞會在以後做分析,這裡先讓大家有個瞭解。上次說了,小中產在2017度過寒冬的可能選項:抱樸守拙,相機而動。這次該講講年輕人在2017年度過經濟凜冬的正確方式了。
先立論:在2017年覓食相當不易,既可能成為經濟倒車車輪底下的冤魂,也有可能成為舊體系改革去產能的陪葬品。如果你是一個快要進入職場的新人或者想要改行的職場老兵,那就需要分析各種成本,趨利避害,走位小心。
經濟凜冬,最擔心的除了小中產外還有年輕人。這些人基本都要面臨選擇:讀大學該選啥專業?找或者換工作工作該去什麼行業?什麼地區?該去體制內還是體制外?
不過,相信只要是財迷的老看官,估計都知道行業應該選新興的IT和金融行業,進哪些海外上市的公司,拿國際化的薪水。一句話:歡迎全球化的「解放軍」並成為小溫拿。老看官也估計都明白,最好要遠離東北西北華北(除京津一帶)這三北地區,奔赴祖國山清水秀的南方。還有不要輕談創業,畢竟成功概率極低,等等……
為何大多數中國企業如此短命……(網路圖片)
這些東西,以前都講過,不再贅述。
但這些當然不夠,作為一個想幫助大家控制風險的諮詢者,財迷還需要告訴各位哪裡可能有大坑,哪裡或許套路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財迷自己找工作是好幾年前了。當是時,神州經濟正在四萬億的雞血下高歌猛進,各大央企也是凱歌頻頻。據說兩桶油過年福利發iPhone都小意思,國電抄表工月薪過萬;中金中信更是惹人眼紅,替各個世界五百強國企上市而賺到砰滿缽滿。
那個時候的畢業生首先盯著的是投行券商,尋思著進去幹兩年就達到年薪百萬,然後三十五歲退休滿世界轉。其次就是大型央企和公務員,旱澇保收,福利更是滿滿。再不濟也要混個世界五百強外企,辦公室在國貿CBD、陸家嘴或者中環,至少休閑區永遠有Mocha,Latte,Cappuccino,或者黑咖來陪伴。
然而,數年後就世道大變:投行、券商在2015年的股災和2016年的債市大跌中,從鬼門關裡進出了幾個來回,甚至有券商在2016年裁員。八項規定下,各大酒店紛紛關門,國企從上到下降薪,不要說福利,就連過年都不敢大張旗鼓地聚餐。某些資源類國企更是要保六爭八(保證六個月工資,爭取八個月工資),那場景不要太淒慘……
外企中,做雞(堡)的肯德基/麥當勞跑了,做機(床)的德馬吉跑了,連做三產服務實體企業的甲骨文中國都在裁員。但沒辦法,叫雞(機)也要按照基本法,是要給錢的。不給錢洋鬼子自然要跑路。
只是一些人被裁員、掉坑裡成為了車輪下的犧牲品。我等看在眼裡,自然是唏噓不已,感嘆連連。
「麥當勞中國」也走資,要跑了……(網路圖片)
這些坑是怎麼形成的?財迷其實也講過:08年,四萬億這類中華田園凱恩斯主義行為會導致大量資金進入各種國企,再進入地產和金融市場,這又會導致金融產業與地產業(實際上還是金融業)利潤暴漲。年輕人都對金融泡沫(包括金融業泡沫和地產業泡沫)趨之若鶩。製造業老闆利潤單薄,二來招不到優秀的員工。當一個製造業老闆發現自己帶著幾千個工人在廠裡起早摸黑,年利潤才百分之幾,優秀的手下都跳槽去房地產了,自己老婆炒房居然一年利潤翻了一翻,他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那自然是關掉廠子,自己也去炒房產得了。故而,最近德馬吉、湖南機床廠等等製造業的基礎都居然跑路的跑路,破產的破產,而連帶著甲骨文這樣的為企業管理服務的公司的效益都變差要裁員。製造業不但在倒車,還在狂飆著倒車。而很不幸,不少這些行業的人就成了倒車的歷史車輪下的冤魂。
另外,大量的money被用於無利可圖的項目,重複投資和過剩產能,搞得一方面因為各種項目而起的地方債地雷已經埋好,一方面還不得不搞結構化調整來毀掉以前的項目。在這樣的情況下,目測很多地方又要改革舊體系,減員增效,開始中華田園市場化,這又會製造一批因為舊體系變動而被裁員下崗的陪葬品。
那麼問題都來了,既然都會被裁員被下崗,冤魂和陪葬品是不是不相伯仲,大哥不說二哥,麻子點點一樣多?
不然,在財迷看來,陪葬品恐怕比冤魂更麻煩。因為冤魂們:a)還掌握著國家和市場所需要的技能。倒閉的機床廠的工人至少還有技術,甲骨文被裁員的程序員至少還會coding。這些人下崗了大不了再苦練技能,擇機找個薪水少一點的工作,就神州姥爺的心理,也不願意大家失業挨餓,所以也會盡量幫這些有技能的人搞一個工作。一個國家的經濟要想維持,總還是需要機床的,也需要人寫代碼的。b)他們找工作的時候就是簽合同,早就居安思危,一顆紅心兩種準備。c)上崗的時候他們的工資就市場化了,相對較高,當下崗的時候至少手裡還有點過冬的存糧。
而陪葬品們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要大得多:
首先,這些人的工資沒有市場化,待遇相對低很多。同樣是名校畢業,財迷在帝都做產品的同學一年30萬+,在西部某城市6XX所的同學一年8萬左右,其間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其次,就財迷瞭解,如果沒有高學歷背景,不少陪葬品在進入體系的時候是花了一大筆錢的,比如給個二十萬買個穩定和安全。一旦要減員下崗,這筆成本就鐵定沉沒。
第三,陪葬品的職業技能早被磨損,不再適應社會競爭。財迷在看著高大上的X天X空自動化之類的單位。經常對財迷抱怨這些地方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開會,應付檢查,再開會,真正把時間用在做事業,搞科研的部分非常有限。很多本專業知識積累本不錯的學生,呆個三五年基本上個人技能就廢掉了。更重要的是,有些人的技能是被故意廢掉的。因為這樣他們的議價能力就變低了,也就只能老老實實在裡面做貢獻,不敢出去闖了。
第四,個人性格也會有所變化,甚至被扭曲,進入社會需要時間來適應。這個不多講。但柏楊講醬缸文化,「Ugly Chinese」,雖然偏激,也事出有因,不懂的看官可以自行找他的書補課。
看官或會問原因為何?細究起來,財迷有如下幾個假設:
1)龐然大物假設:龐然大物導致新進入體系者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在體系內,個人每天都要面對一個龐然大物。這個龐然大物之內各種親朋故舊偕同起來形成了一個緊密的聯合體。這個聯合體的成員擁有各種優勢。這些優勢包括了:a)政策制定的優勢;b)資源傾斜的優勢;c)提撥考核的優勢。凡是在體系內做過事情的人,應該都理解什麼叫做「為他人做嫁衣裳」:熬更守夜寫出來的稿件,結果署名要排後面;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活動,結果被別人拿去邀功。而且你還只能啞巴吃黃連,打落牙齒和血吞,不然眼藥水有得你點,小鞋有得你穿。很多高薪請進來的技術人員,領導一看你有傲氣,立馬把你晾一邊坐冷板凳,然後去外聘一堆人或者請幾個零時工來做事。每個月只有幾千塊,福利都免談。而且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十幾二十年。你不信?呵呵,你可以去打聽下神馬叫做「外包「和「特招」。某些體系內軍醫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天天被涼在一邊,特招地方醫學院畢業生填滿中心醫院。技術骨幹被晾在一邊,新兵蛋子進來做技術骨幹。這種事,還少了麼?
2)養蠱體系假設:所謂養蠱,就是把各種毒物放到通過一個罐子裡讓它們相互撕咬,最後咬死別的毒蟲的那個勝出。所謂養蠱體系,那就是比下限而不是比上限,比誰更能逮住別人缺點不放咬死別人,而不是看誰更多貢獻。最後是犯錯最少而不是貢獻最多的人勝出。一些單位本質都是養蠱體系,其原因很簡單:幾十個人爭僅有的一個名額。一來可以讓你心無旁騖,不至於天天吃飽了沒事幹要想什麼democracy,什麼freedom。二來你有了對手,可以讓你對領導更加服服帖帖,願意聽話,這就叫divide and rule。勝出者不一定是業務能力強的人,還可能是馮道那樣不做事、少說話、多磕頭的人。在某些地方,忠誠比業務能力更重要。不懂規則的,財迷勸你還是不要去玩這個遊戲。
3)東北陷阱假設:所謂東北陷阱假設,就是只要是在某個體系內,隔一段時間就極可能會出現被甩鍋的情況。事實證明,只要是公共草地,大家都來放羊,沒有人養護草地,最後一定是會出現資源枯竭大家一起喝西北風。在龐然大物看來,這是情懷和數字,也是不得已,在一個個小民看,那就是翻天覆地甚至性命攸關的變動。被甩鍋的人,50-60年代是公社食堂大鍋飯後餓的發暈的農民,70-80年代是上山下鄉的學生和返城變成盲流的知青,90-2000年代是國企裡面的工人,現在轉眼到了2010年代,哪種人又會被甩鍋?呵呵,你猜?
其實,董老爺不是看不到其中問題:好鋼用不到刀刃上,有限的資金被浪費。多勞者不能多得,職工積極性被重挫。上面再好的經,下面的歪嘴和尚也能念歪。比如本來因為國企高管是雙職位,所以董老爺發話調整降工資,結果金老爺三兩下搗鼓,就變成全員降薪,一線員工哀聲一片。但為啥董老爺還要任憑龐然大物存在?原因是這個體系還有一個巨大的功能,那就是打壓底層的議價能力,並號稱有無限的忠誠(真實情況自然是能月兌就月兌),可以傳遞信息。而其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董老爺人手有限,而如今的技術體系也不足以讓董老爺對數據有真實的認知。這個問題這裡點到為止,否則又是一篇長文。
所以,體系外有坑:地產金融業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實業不振,一些人成為歷史倒車下的冤魂;體系內也有坑:循環往復的東北陷阱,會讓另一批人成為舊體系的陪葬品。我們小民該如何走位避免這些坑?
其實,財迷既然已經講清楚了哪些是坑,避免掉坑的對策也就相應有了:
1)在這經濟凜冬中,我們小民要做的不是進取著尋思賺多少錢,而是要少犯錯,不要掉坑。就現在大形勢講,新人去體系內一定要謹慎,財迷前面談了原因。一旦掉進去坑,努力有時候恐怕也是枉然。當然,借用《怪物史萊克》的話,洋蔥也分層次,體系也一樣。財迷在這裡主要講的市場化不足,靠著壟斷地位或者資源優勢落後產能企業,比如兩桶油、部分煤企、鋼企,和那些因為各種原因遠離了市場化的單位,比如帶防、軍一類的單位和一些事業單位。如果您在這裡面哪些的靠銀行放貸養著的企業,那還是早繫鞋帶為好。有的體系內,比如香港華潤集團,又比如大部分商業銀行,早就市場化了,如無更好選擇,在裡面還是可以呆的,至少個人技能還能保持。
2)即使是遠離市場化的體系內,也不是不能去,但有條件:要麼你就是這個龐然大物的一員(入贅或血親)。要麼你家底夠厚,不用考慮成本。要麼你爬得夠高,能真的在廟堂之上服務,比如國務院各部委,或者去特定基層成為特定選調生(e.g.,上能通天的top2學校選調生)。
其實有一些體系內的地方,去了那是絕對賺的。這就是國企的駐外單位。比如大國企駐美、歐、日甚至香港的分公司或者聯絡部。裡面都是你懂得得人的親屬子女。話說財迷就有一些二代朋友,辦公室俯瞰維多利亞港,公司租的房一萬多一個月,年薪30萬HKD起,每天還準時上下班,下班了就去蘭桂坊get high,讓財迷這個加班族艷羨不已。但這些單位除了你懂得得準時上下班打卡的人,總還是需要一些做事的人的,如果你在內地做的好,或者本身有海外高學歷,去這些地方多做點事,也挺不錯。這種地方幹活還是要比金融族輕鬆多了。只要你業務能力沒荒廢,那真是錢多事少爽歪歪。
3)財迷也不是說去體系外民企就好,很可能一些民企倒下得比國企還要快。比如最近被去產能的河北鋼鐵民企和山東茶壺煉油民企,說他們是茶壺,還不如說他們是夜壺。冬日之扇,夏日之裘,無用於己,則生塵垢。劣幣驅逐良幣,也導致什麼德馬吉、甲骨文的跑路以及蘇州東莞大量工廠的倒閉。但財迷以為這樣是不會長久的,只要各位有技術,就總還是能東山再起。最擔心的是哪些在體系內變得毫無一技之長,離開體系就神馬都不是的人(最可惡的是這很多時候是龐然大物故意所為)。他們一旦不得不離開,也不知道是會重頭再來,還是會群氓上街?
4)如果你爬得不夠高,家底又不夠厚,你就應該早做準備:試問,哪些趕時髦上山下鄉天天宣傳隊的兄弟們(上面有人的工農兵大學生除外),和那些「悶聲發大財」,努力學習後來考上了大學的老三屆、新三屆,哪些人混的更好?哪些下崗的時候賴著不走(廠長小舅子除外),和瞧準時機拿錢閃人的人,哪些人混得更好?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此信然哉。
最後總結:以前老有看官問:去體制內還是體制外?財迷只好苦笑:這個恐怕要看情況,也要分人。無論體制內外,都有套路也都有坑,如果您資本厚實上面有人,體系內也大可一試;如果您身無長物,唯有年輕做資本,那還是去外面闖蕩較好。畢竟,在外面你不會被變成圈養的雞鴨,說不定還能鍛練出搏擊長空的翅膀,成為獨霸一方天空的雄鷹。
這正是:
體系內外皆有坑,小民還需謹慎行。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