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1月10日訊】在遭遇了長達50年的軍政府統治之後,在獨裁者以赤裸裸的武力鎮壓為後盾、操縱一系列假選舉並宣稱已經實現民主之後,在25年前的一次全國大選被隨意作廢、反對黨遭到殘酷鎮壓之後,緬甸人迎來一場真正意義的選舉。到今天為止,這場選舉的計票工作還在進行中,但是昂山素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已經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現執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SDP)承認落敗。
一個曾被執政黨宣布為煽動騷亂的犯罪份子,一個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一個被軟禁15年的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即將成為領導國家的人。對於中國來說,緬甸的民主化進程具有十分形象的象徵性意義。
緬甸民主對於中國政治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戲劇性對照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被囚一事。中共拒絕普世民主的理由,是國家基礎薄弱,國民素質不高,仍有地區動盪不安等等。這些理由也為很多中國人甚至外國觀察者所接受。幾乎沒有人可以否認,所有這些條件,緬甸都比中國更差。
緬甸經濟長期停頓甚至倒退,是東盟國家中最貧窮的一員;政府長期腐敗,基礎設施和金融機構極不健全;教育水平低下,大多數人不能完成最基本的現代教育。這個國家長期處於戰亂之中,宗派暴力不斷,政府軍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衝突連綿,部分地區仍由少數民族民兵組織控制,集團犯罪現象嚴重。
即便是今天,緬甸在很多方面仍然不具備全民選舉的條件,有些方面甚至十分荒謬。選民們只能選出議會兩院四分之三的議員,剩下的由軍隊任命。軍隊還將任命三名總統候選人中的一名、掌握重權的內政部長、國防部長和邊境事務部長。在選戰中,軍方還給選民施加壓力,要求他們把票投給「正確」的候選人(實指執政黨方面的候選人)。
現政府還剝奪大部分是穆斯林的羅辛亞人的公民權,數十萬人被從選民中剔除。緬甸東部邊境附近的少數民族選民,由於戰事未息無法投票。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改革必然讓獨裁者付出代價
緬甸軍政府和中共長期保持了緊密關係,曾經高度依賴中國。在2011年緬甸宣布政治民主改革的時候,很多中國人都感到驚訝。在本次大選結果揭曉之前,不少中國專家還相信反對黨不可能獲勝。
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人,似乎還不如貧困的緬甸人明白,國家的困難不僅不是民主的障礙,而且是不民主的結果。大多數人都知道,緬甸各方面的落後,正是軍政府長期獨裁專制的結果。只要往真正民主的方向前進,前述種種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難。2011年以來的民主改革,已經為緬甸帶來了生機。進一步完善民主政治之後,緬甸可望成為亞洲充滿希望的新星。
緬甸現任總統吳登盛2011年獲得權位之後,宣布實行貨真價實的民主改革。他曾宣稱,「國際社會應該繼續對我們追求目標的努力予以支持和鼓勵,因為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正在這個地球上出現」,「我向你們保證,我將竭我所能,在緬甸建立一個健康的民主體制。」隨後,他推動釋放政治犯、開放新聞審查和允許反對黨活動。
緬甸人民並沒有因為吳登盛和他的執政黨的「英明領導」而感恩戴德,他改革的結果就是葬送自己及所在黨的絕對統治地位,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民主,也因為任何人都需要為歷史承擔責任。中共如果實行真正的政治改革,也必然會是這樣的結果。這是很多鼓吹中國改革的人士不願面對的問題,他們誆哄統治者說,唯有改革可以長治久安,江山萬年。事實上,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政治改革,統治者心知肚明。
中國人最熟悉的一句話是,改革必然付出代價。但是,在中國,這種代價似乎理所當然地由民眾承擔,所謂改革成為對他們的再次剝奪。歷史告訴我們,真正的改革代價,必須由欠下歷史債務的統治者付出,而民眾則應當是改革的受益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