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是由「雙人旁」、「十」、「目」、「一」、「心」組成。」)《說文解字》解:「德,升也。從彳聲」。因此,「德」可解為人的道德、人的「心性」往上升華之意。因「德」有往高層次上攀登之意,也是指修煉者修煉的精進,所以「德」字從「彳」(chi斥)旁。「彳,小步也,像人脛三屬相連也。凡彳之屬皆從彳。」(《說文解字》)「彳」就像人下肢的股、脛、足三節相連,意思是小步走。但「德」的這個小步走,不是跑,不是跳,不是在平地散步,也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走,向上攀登。對常人而言,「德」的大小決定了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幸福的程度、輪迴的方向和層次。所以,要「得」就得有「德」,要「得」就得「失」,要「得」就得「舍」,要「得」就得付出。對修煉者而言,「德」的大小決定了修煉者修煉的難易程度、「功」的高低、可能達到的層次和果位。
「德」右邊是「十目一心」。我們先說這裡邊的「一」字。我們現在都把「一」理解為數字,認為一就最簡單了。實際上這個數字最複雜,在《說文解字》裡對這個字的解釋最多,裡面談「一」是什麼呢?「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所以這個「一」它是萬物之祖,是一切東西的始祖和本源。從一中派生出陰陽、派生出天地。所以這一橫實際就把天地分開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所以大家看這個「德」字很有意思,在一的上面的「十目」就是說滿天是眼。「一」的下面的心,當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著人的心。過去有一句話「三尺頭上有神靈」「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就是說老天的眼到處都是,滿天的眼看著地上。這就可以看出古人認為什麼是「德」,就是不管有沒有人看著你,有沒有法律追究,你的行為都得符合天理才是真正的「德」。
老子曰:「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萬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天地人萬物之所以能生存發展,皆是源於道德的養育。德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而確實存在的高能量物質。可以說「德」字決定著人的一切,德行的多寡深淺,決定著人的福分和命運。正如古人所言:「有德者得」、「失德者失」。對於常人來說,沒有「德」你就沒有福氣;對於修煉者來說,沒有「德」你就修煉不上去,因為修煉是「以德化功」,你沒有「德」去轉化「功」。所以「心性」(包括「德」)是使修煉者提高層次,得到高「功」的最基本的、最關鍵的東西。
人的吉凶禍福與德緊密相連,有德為福,無德為禍,這便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真義。在古代典籍中,《尚書.皋陶謨》描述共有九德——九種行為的標準:「寬而栗,柔而立,願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在《尚書.洪範》篇中,另外說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在《周禮.地官》篇中,又有講到六德:「知、仁、聖、義、中、和」。孔子在《論語》中,講「仁、義、禮、智、信」五德。古人對神靈天地非常敬畏,能遵道守德,故德性好,福分大。今之世人往往將道德虛無化、膚淺化,以為道德二字僅是一種說教,並無真實內涵,掛在嘴上說說而已,不能真心誠信,不知道德的深層涵義及其巨大的物質與精神能量。故今天的人離道甚遠,缺失德,福分淺薄,災多難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