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山海經》的作者可能是外國人?(圖)

 2013-01-05 13: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山海經》中的大人國

說起《山海經》,國人大都知道這是一本風格獨特的奇書、怪書。此書分《山經》五卷和《海經》十三卷,雖僅有三萬一千餘字,但就其敘述的內容而言,從天文、地理、神話、宗教,到民族、動物、植物、礦產等,天南海北,包羅萬象,堪稱我國古籍中蘊珍藏英之最者,實為研究上古時代絕好的寶貴資料。然而,由於它所述多奇詭怪異,常被人斥為荒誕無經,所以,《山海經》的書名雖最早見之於《史記》,但司馬遷觀之卻嘆曰:"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約百年後漢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才將此書公之於眾。

《山海經》涉獵之廣,內容之奇雜,從古至今使人對其該歸於何類多有分歧。《漢書·藝文志》將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書·經籍志》以下則多將它歸入地理書,但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謂其為"小說之最古者爾",魯迅先生則將它視為"古之巫書"。因此,《山海經》問世之後,圍繞其內容、成書時間的爭論,對它的作者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是個謎,乃至釀成學術界中千年未解的懸案。

按照劉向、劉歆父子和東漢王充的"正統"說法,《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們在《山海經》中卻找到了發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後的史實,因此"禹、益作說"受到了質疑。此後,隋朝的顏之推雖堅持舊說,但面對難以掩蓋的漏洞,他只好用"後人羼入,非本文也"來作掩飾。所以,《山海經》的作者便成了眾多學者考證的對象,種種假說紛紛而出,如"夷堅作說";"鄒衍作說";後人綜合炎黃兩族的傳說而成說;南方楚人作說;巴蜀人作說;早期方士作說,等等。當代學者袁珂認為,《山海經》實際上是無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時期一人所作。以上各說雖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經》的作者是中國人。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有關《山海經》作者的爭論並未到此為止,一些學者、特別是國外學者對《山海經》的內容的作過仔細分析和研究後,將尋蹤作者的視角向國外延伸,作出了令人大吃一驚的結論。他們說,《山海經》並不是中國人所作,它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國人。這種說法就像《山海經》中光怪陸離的神話一樣,讓人大開眼界!那麼,他們得出這種結論的根據何在?

法國漢學家馬伯樂認為,《山海經》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紀外來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響而成。其言下之意,暗示《山海經》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香港學者衛聚賢在其《古史研究》一書中,進一步明確《山海經》的作者為印度人隋巢子。

1978年在臺北出版的《屈原與九歌》的作者蘇雪林在提及《山海經》時,又把作者的屬地推向更西更遠的巴比倫。他認為,《山海經》是關於阿拉伯半島中兩河流域的地理書,原為古巴比倫人所作,戰國時由波斯人帶到中國,其中有些關於中國地理的內容是後人混入的。他還認為,《山海經》可能是也是鄒衍的講義,由其弟子筆錄,但記錄者並非一人。

還有一些歐洲學者將《山海經》所記載的內容同希臘神話進行了比較,認為書中有關長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與希臘神話裡的怪物極其相似。另外,美國學者也認為,《山海經》中有對美洲大陸的精確描寫,如《海外東經》、《大荒東經》中描述的"光華之谷",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東山經》則生動而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州的黑色石、金塊、舊金山灣的海豹、會裝死的美洲負鼠等。有些研究者還按照《山海經》指示的路線考察了美洲大陸,發現兩者之間有著極為吻合的地理現象。從這些歐美學者的考證看,其弦外之音似乎《山海經》又成了希臘人或美洲人所作!

對《山海經》作者的爭論,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今天此書在歷史、地理、文學、動植物學等諸多領域內有著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學術地位。一些研究者從中國之外去尋覓作者的作法,雖然看上去有些牽強和難免譁眾取寵之嫌,但也不乏真知灼見。究其原因,實因《山海經》所涵蓋的令人驚嘆的博大龐雜、無所不包的內容所致,以致使研究者產生了仁智互見的結論。因此,這一疑案的徹底破解尚需要時日。而現在看來,歷史學家凌純聲的看法可能較符合實際,即:《山海經》乃是以中國為中心,東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到西伯利亞的一本《古亞洲地誌》,它記述了古亞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諸多寶貴的資料,至於其作者可能已難於確認。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