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唐明皇逃命之際接受百姓教育

 2012-12-14 12: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讀《資治通鑒》,讀到唐玄宗李隆基逃出長安一節: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祿山攻破潼關,進逼長安。當月十八日(乙未)唐明皇倉促之際,只帶了楊貴妃姐妹、太子、太子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元)禮及若干貼身太監、宮女,從皇城西門延秋門逃命。其他一時不在身邊的妃子、公主、皇孫,一概棄之不顧。

逃命路上,唐明皇李隆基倒也頗有明君風度。路過左邊國庫(左藏)時,楊國忠認為不能把錢財留給叛軍,要求將國庫焚燒掉。唐明皇愀然道:「賊來不得,必更斂於百姓;不如與之,無重困吾赤子。」(賊人來了,得不到錢財,一定要另外從百姓那裡搜刮,不如留給他們,這樣不至於讓我的百姓雪上加霜)等唐明皇一過便橋,楊國忠便派人點火焚橋。唐明皇又說:「士庶各避賊求生,奈何絕其路!」留下內侍太監高力士,命其滅火之後趕上。

唐明皇讓宦官王洛卿先行一步,傳令郡縣安排接駕。但是,到了咸陽望賢宮,王洛卿跟縣令都逃得沒了蹤影。太監去徵召官民,沒有應命的。接近中午,唐明皇還沒有吃東西。楊國忠親自買了胡餅(蒸餅,饅頭之類)獻上,才有百姓拿出混雜了麥豆的糙米飯招待他們。平時鐘鳴鼎食、山珍海味吃膩了的皇孫們,這個時候實在是餓急了,爭搶著用手抓飯吃,頃刻而盡。

唐明皇也不白吃老百姓的飯食,讓人付了錢,並且表示了感謝和慰問。見此情形,在場的人都哭了起來,唐明皇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這個時候,有一位叫郭從謹的老人,對唐明皇說了如下一番話:

「安祿山包藏禍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曾有跑到朝廷揭發告狀的人,陛下您將他們都殺戮了。使得安祿山得以玩弄權術,以至於陛下有今天的出逃。古代那些賢明的君主,一定要尋訪並延請忠誠良善之人,幫助自己,使自己保持耳聰目明,為的就是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還記得,宋璟做宰相的時候,屢次直言進諫,天下賴以太平無事。但是,後來,朝廷上的大臣說話都有忌諱,一味地阿諛奉承。因此,皇宮以外的情況,陛下都不得而知。實際上,地方上的下層官吏們早就知道會有今天了。由於帝王宮殿太尊貴深邃,他們心裏的真實想法,沒有辦法傳遞到您這裡。倘若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我能有機會當著陛下的面說這一番話嗎!」

唐明皇聽罷,回答了九個字:「此朕不明,悔無所及。」(這是我不瞭解情況所造成的,後悔不及)

老人對唐明皇說那一番話,「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傳」的史家用的動詞是「進言」。其實,按照君民平等的思想,那就是教育。帝王將相聲色俱厲教育百姓,屢見不鮮;老百姓語重心長教育皇帝,十分罕見。就像郭從謹老人所說的,唐明皇倘若不是因為安史之亂倉皇逃命,他永遠不可能有當面批評教育他的機會。

民間,批評學生子弟平時偷懶不用功、臨近考試才手忙腳亂應付一番,有「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老話。按照宋代某官員的說法,釋迦牟尼是「過去佛」,皇帝是「現在佛」。佛不便用這句老話批評他,但道理同樣適用:像唐明皇那樣,平時深居皇宮大內,整天帶著美女泡溫泉、被姦佞寵臣包圍、觸目盈耳都是諂媚之言,等到倉皇逃命的路上,才來體恤百姓,才來虛心聽取百姓反映情況,那將是沒有用的,結局只能如唐明皇所說的,「悔無所及」!

来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