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1世紀網刊發《致命危機: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的調查,酒鬼酒停牌,但是卻不能阻止其他白酒股的恐慌,白酒板塊最大跌幅超過6%,市值蒸發330億元。
然而,酒鬼酒含塑化劑不是個案,它僅僅是白酒行業的冰山一角。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向21世紀網證實,酒業協會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份,最高2.32mg/kg , 最低0.495mg/kg , 平均0.537mg/k 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根據2011年6月衛生部簽發的551號文件《衛生部辦公廳官員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這份文件規定DBP的最大殘留量為0.3㎎/㎏。
按照這個標準,白酒產品中的塑化劑成份,最高為衛生部規定單位最大含量的8倍左右,最低超過衛生部規定的單位最高含量的1.7倍,平均約為衛生部規定單位最大含量的2倍。
但是,有白酒行業從業人士向21世紀網轉述了酒鬼酒副總經理範震的觀點——白酒行業檢驗的國家標準裡,沒有塑化劑檢驗這一項,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超標2.6倍的問題。
該人士亦向21世紀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白酒含塑化劑是普遍現象,並沒有公認的國家標準,衛生部的標準並不是公認的行業標準;其次,白酒的塑化劑含量,對人體是否有副作用,還需要請國家級的專家鑑定,而且目前來看,國外有些烈酒,其塑化劑含量比國內白酒要高,因此不宜對國內白酒行業匆忙下定論。
不過,11月19日A股上白酒板塊的恐慌並不是沒有理由的,這個被公認為熊市裡面最安全的陣地,其實早就潛伏著危機。
被隱瞞17個月的塑化劑危機
從中國酒協的一份內部文件來看,中國酒協早在去年6月就已經獲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劑,但是卻未將相關情況公諸於眾。
2011年6月,正是塑化劑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並最終成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久之後,酒業協會開始發現白酒產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劑成分。
酒業協會於2011年12月向酒企發布通知,明確要求白酒企業要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識,禁止在白酒生產、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製品,並特別提到了對塑料瓶蓋的檢測。
2012年4月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理事會會議和2012年7月中國酒業協會全國白酒國家評委年會上,嚴控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再度被提及。
但是這一切,普通公眾並不知情。
而根據21世紀網的瞭解,2012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雲南、貴州等地的酒企,為了應付監管部門的檢查才開始專門購置不含塑化劑的酒泵進出乳膠管。
而酒業系會2011年6月發現白酒普遍含塑化劑,且酒企基本2012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才開始換乳膠管,則可以認定,2012年以前生產的白酒,既然基本都含有塑化劑成分,且越是高端的含量越高,那麼市場上到底有多少含有塑化劑,甚至是塑化劑超標的白酒?這部分塑化劑超標的這部分白酒該如何處理?
在21世紀網揭開白酒業塑化劑含量的蓋子後,中國酒業協會關於塑化劑的一份內部文件開始浮出水面。
這份署名為中國酒業協會的文件稱,早在2011年6 月就已經獲知白酒產品中含有塑化劑有關信息,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分別與全國重點白酒企業、國家相關檢測、科研機構進行溝通開始調研。
酒業協會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份,最高2.32mg/kg , 最低0.495mg/kg , 平均0.537mg/k 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而白酒中的塑化劑主要來自於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酒泵進出乳膠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蓋、成品酒塑料袋包裝、成品酒塑料瓶包裝、成品酒塑料桶包裝等。塑料袋、瓶裝的成品酒,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中的塑化劑含量會逐漸增高。
同時,酒業協會曝出,溶進白酒產品塑化劑最高值是酒泵進出乳膠管,目前所有白酒企業都在使用該設備。每10米乳膠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劑含量0.1mg/kg ,有的企業用一次酒泵,還有的企業多達4-5次。
其他塑料製品、設備、有的企業用,有的企業不用,因此不同企業、不同產品的塑化劑含量各不相同。
2011年12月,中國酒業協會再次通知,明確要求白酒企業要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全面貫徹國務院食安辦《關於進一步加強酒類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禁止在白酒生產、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製品,加強對接觸白酒的塑料瓶蓋的檢測。
為了求證此份文件的真實性,2012年11月19日,21世紀網反覆撥打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的手機。手機終於接通,電話裡的王延才咳嗽了幾聲,嗓音有些沙啞。
王延才在電話中告知21世紀網,由於感冒今天並未上班,並且已經聽說了酒鬼酒塑化劑超標的報導。
對於網上流傳的酒業協會文件的真實性,王延才對21世紀網表示,酒業協會確實有這樣一份文件,但是網上的報告並不是全部,後面還有一部分內容,網上的內容是把後面砍掉了。
「那是過去情況的匯總,在出這份報告之前,我們就開始做塑化劑這方面的事,現在重點企業的塑化劑含量沒有超過含量標準。」王延才稱。
但是,王延才並未詳細說明,到底哪些重點企業的塑化劑含量沒有超標。
塑化劑背後行業標準缺失
酒業協會被曝出的這份文件,印證了白酒行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由於相當一部分白酒被用來收藏,塑料瓶蓋的白酒,其塑化劑含量會越來越高。
「高檔白酒塑料瓶蓋的,放的年份越長,塑化劑含量越高。這不是喝陳年老酒,是喝塑料。」職業投資者揚韜發出如此感嘆。
也就是說,高端白酒的收藏價值在一瞬間土崩瓦解。
而更讓人擔心的是,在酒業協會發現白酒普遍存在塑化劑之後的17個月中,除了2011年6月衛生部簽發的551號文件的規定了塑化劑的相關標準之外,並未有標準性的規定出臺。
在551號文件中,確定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可用於食品包裝材料的增塑劑,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嚴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劑中人為添加。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9.0㎎/㎏和0.3㎎/㎏。
酒鬼酒副總經理範震範鎮向媒體稱,由於國家檢測沒有這方面的要求,酒鬼酒公司也不具備塑化劑檢驗的手段。
對於白酒行業檢驗的國家標準裡沒有塑化劑檢驗這一項,21世紀網從北京一位高級釀酒師處得到證實。
這位不願公開姓名的高級釀酒師稱,一般企業內部有專門部門來進行白酒檢測,沒有專門部門則會送去國家食品監督檢驗站檢測,都是根據產品香型就國標、企標、地標為標準的檢測,檢測內容包括鉛、錳重金屬檢測,理化指標、衛生指標、感官指標,標籤等內容。
「白酒檢測裡,對塑化劑沒有明文規定,白酒檢測需要增加這一方面的檢測,但是目前並沒有。」該釀酒師稱。
此釀酒師同時表示白酒中塑化劑主要存在在白酒包裝裡面或是採用劣質老化的塑料管導致白酒裡塑化劑含量偏高。他肯定酒企不會人為添加塑化劑。
「挂杯沒必要,勾兌過程中就可以實現。並且塑化劑對人體有極大危害,沒有人為添加的必要。」這位釀酒師稱。
「不是企業人為添加,而是對食品安全根本不重視。」這位釀酒師強調。
酒企上半年才更換塑料管
酒業協會在內部文件中稱,溶進白酒產品塑化劑最高值是酒泵進出乳膠管,而2011年6月酒業協會發現幾乎所有白酒企業都在使用該設備,每10米乳膠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劑含量0.1mg/kg。
根據21世紀網採訪得知,這些白酒企業生產用的塑膠管基本都是一種透明的塑料管,這種塑膠管便宜,但是當中含有塑化劑。
而酒企大規模地更換塑料管是在2012年上半年,為了應付監管部門的檢查,不得不尋覓擁有不含塑化劑證明且三證齊全的廠家產品。
「根據雲南和貴州的客戶的交流,他們去年年底開始就更換塑料管,有一些採用了不鏽鋼管,監管部門在查。」滬上一家流體設備公司銷售人員稱。
而位於山東的一家自稱為哇哈哈、貴州茅台和牛欄山等知名企業提供PU管的公司銷售經理則稱,客戶從2012年上半年開始集中購買PU管。
而21世紀網通過調查得知,酒企更換的這種管道差別很大,每米的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好的橡膠管要從國外進口,一般都要幾百塊錢一米,要上千元一米。上海這家流體設備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一款特氟龍(聚四氟乙烯管)的橡膠管,口徑1寸的為1008元/米,口徑1.5寸的橡膠管價格為1411元/米,2寸口徑的為1727元/米。」這種橡膠管的保質期為一年,一年之後可能會出現龜裂的情況。
位於山東的這家公司銷售經理稱,目前其銷售的PU管保證經過了18項塑化劑檢測,且2寸口徑的113.3元/米,1.5寸口徑的僅83元/米,一次購買超過200米還可以打九折。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