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醫揭示人們無法「長生不老」的秘密(圖)

作者:孔令謙  2011-12-28 14: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我們中華民族是注重養生的一個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有著「長生不老藥」的傳說,但是,這個傳說是真有其事呢,還是虛構的呢,現在就讓中醫來給你解說下吧!

腎氣衰

在中醫理論中,腎氣是腎精生化之氣。腎的具體功能活動,如生長發育和性機能的活動及衰老都與腎氣的盛衰有著密切關係。

古人們很早就在討論這個問題。在《黃帝內經》裡有一篇文章叫《素問·上古天真論》,這篇文章就專門對我們身體的衰老與腎的關係,作了一個非常詳盡的描述。它是按照性別劃分來說的,文中女性以七年作為一個階段,男性以八年作為一個階段。原文裡對女性是這樣說的: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這段話非常詳細地描述了古代女性生理週期的變化。

從生理規律來講,七歲的女孩,腎氣已經充足了,開始換牙,毛髮之類也開始生長;

二七也就是二七一十四,到了十四歲,女孩子天癸發育成熟,天癸實際上指的是經血,到了這個年齡,女孩子開始來月經,那麼生理週期進入青春期,經水也有了,太衝脈也旺盛了,任脈也通了,在這個歲數實際上就已經為生孩子開始做準備了;

到了三七二十一歲,腎氣平和,智齒長就,身體也發育成熟到頂峰了;

到了二十八歲,筋骨結實,毛髮長到了極點,身體也十分強壯;

到了三十五歲,陽明經脈衰微,面部開始焦枯,頭髮開始脫落;

到了四十二歲,三陽經脈都衰退了,面部枯槁,頭髮變白;

到了四十九歲,任脈空虛,衝脈衰微,天癸枯竭,月經斷絕,所以形體衰老,也就再不能生育了。

這就是《黃帝內經》中對女性從七歲到四十九歲身體變化的一個概括。

而對於男性文中則是以八年為週期。講述了男性從八歲到六十四歲的生理週期: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

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具體的解釋我們對照上面對女性的解釋很容易就能理解了。

這段文字精闢地論述了人體由生長發育轉向衰老死亡的過程。

女子到了七歲左右,男子到了八歲左右,因腎氣旺盛,促進了身體各部的發育成長至高峰又轉向衰老。

女子到了四十九歲左右,男子到了六十四歲左右,都因腎氣的衰微,而呈現出衰老的現象,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緣於腎氣的盛衰所引起的。

我們通過不斷地論證發現,原來人體衰老的原因的確與我們腎氣的衰弱有直接關係。既然腎氣的衰弱與我們的衰老有直接關係。

那麼,我們沿著這條路著手,只要能夠延緩腎氣衰老的過程,不就可以獲得長壽方法了嗎?

五臟衰

除了腎氣衰老之外,其他四髒的衰老也是人體衰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衰老與心、肝、脾、胃也甚為相關。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心主全身的血脈,心氣虛則血脈運行無力,血流緩滯就會逐漸導致心血管的病變及加速臟腑的衰老。

我們已經知道腎精的保養是防衰老的重要手段,然而心對腎精的藏瀉同樣有著直接影響。清代瀋金鰲在他所著的《雜病源流犀燭·遺泄源流》中引朱丹溪語:「主閉藏者腎,司疏泄者肝,二髒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君火也,為物感則動,心動則火亦動,動則精自走。」我們看,心的狀況也決定著腎氣的盛衰,從而也影響著人體衰老的速度和程度。

另外,中醫認為心藏神,是君主之官,主宰著人體的所有精神情志活動,心神失調會導致神衰,而神衰又易引起形衰。

《靈樞·邪客》中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髒堅固,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所以我們看出心神對衰老同樣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衰老與脾。脾為人體後天之本,脾的運動關係著升清降濁過程,從而影響著生命的存亡,所謂「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素問·六微旨大論》)。所以《黃帝內經》中極為強調胃氣的存亡與生命機能的關係,專門提到:「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說明胃氣對生命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衰老的快慢也起著決定性作用。

衰老與肝

肝主升發、疏泄,肝氣的充旺影響著氣血的通達,並對生機起著重要的振奮作用。如肝氣不充,失於疏泄,就會導致氣血怫郁、生機萎頹,則早衰就會來臨。因此,在五臟之中,肝氣是最早衰老的臟器。在《靈樞·天年》中把肝氣衰列為五臟衰之首,在臨床上,凡是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往往伴隨有早衰的現象,這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衰老與肺

肺主一身之氣,司陽氣的敷布以及宗氣的推動作用,肺氣充則生機旺盛,肺氣虛則氣布無力,氣化無以進行。所以肺氣的盛衰同樣影響著人體的生命機能狀況。肺又是主治節的器官,對人體的氣化過程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如肺氣虛則氣化無力,肺失治節則人體生理功能就會失於協調,讓衰老早早來臨。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人體五臟功能的盛衰對人體衰老的快慢都有著決定性意義,而且是相互關聯的。

陰陽失衡

我們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陰陽平衡會被打破,會出現失衡的情況。

中國古代哲學家在認知世界上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獨到的見解,認為世上萬事萬物都存在陰陽兩面。自然界如果陰陽失衡,四時的變化出現異常時,就可能會發生災異。如地震、洪水氾濫、瘟疫流行等現象,這是自然界氣化運行偏陽或偏陰出現「病變」的表現。

作為萬物之靈,人自然也不例外。中醫中認為:體表與內臟相對,體表在外為陽,內臟在裡為陰;髒與腑相對,腑的功能通達、運動為陽,髒的功能收藏、沉靜為陰。

中醫同時認為人體生命活動是陰陽對立統一運動的表現,陰陽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條件。但陰陽的平衡不等於陰陽的平等,在陰陽二氣之中,陽氣居於主導地位,對於保持生命的健康和各種功能活動的旺盛具有重要意義。

人的五臟六腑、氣血津液、四肢百骸必須在陽氣的推動下才能發揮正常活動,只有陽氣強盛,人體才能強壯,才能抵禦侵害,保證健康和長壽。

陰陽失衡之說,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中《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文中提出:「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調經論》中也提到:「陽虛則外實,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中的各種陰與陽之間保持著相對平衡協調的狀態,中醫裡也把這稱為「陰平陽秘」。但是,一旦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陰陽的平衡被打亂了,導致陰陽之間出現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格拒和陰陽亡失等情況,人體就會隨之出現各種病理狀態。

比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經常出現失眠的現象,這是一類經常不能保證正常睡眠的疾病,在中醫裡稱之為「不寐」,這也大多是因為情志失常、氣機逆亂、陰陽失衡、陽盛陰衰、陽不入陰所導致的。

陰陽理論實際上貫穿了中醫學理論的各個方面,體現了中醫學最基本的概念和思維方式。用現代許多人的眼光來看,這種思維方式可能顯得有些樸素,不太時髦,但它的確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經過幾千年論證的科學的真知灼見。我師弟趙宇寧有一本著作《治病要治本——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大藥》就是從陰陽平衡的角度,全面闡釋人體養生的路徑,對此有興趣的讀者有時間可以參考閱讀。

所以說人體衰老的原因主要體現在這三方面:一是腎氣衰,二是五臟衰,三是陰陽失衡。這三個方面相互關聯,互為因果。如果我們能夠從中找到一種方法,幫助體內的陰陽一直保持平衡的狀態,那麼,自然就可以減緩身體五臟的衰老進程,從時間上延緩衰老,也就能夠達到卻病長壽的目的了。

結語:從古至今,我們一直都在尋找長生不老的秘方,但是卻忽略了人體衰老的秘密。現在人們開始尋找使人體衰老的原因,希望能實現「長生不老」!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