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瑤裡浮東林場所在地——楓樹坦,可謂是一座綠色的銀行,一塊風水寶地。其實,楓樹坦原名就叫風水坦,關於風水坦名稱的來歷,在瑤里民間至今仍流傳著一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
元末明初,內瑤風水坦住著一戶吳姓人家,夫妻二人年近半百,仍膝下無一兒女,他們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戶主吳公是一名私塾先生,常年在外給人家充當私塾先生。
一年臘月二十八,吳公辭別東家結業回家過年。當他途經浮梁縣城時,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帶著三個小孩在城門外啼哭,圍觀之人眾多。吳公命轎夫停轎,他走出轎子擠入人群探視,吳公關切地問老奶奶詢問到:「老人愛家,現近年關,為何在此啼哭呢?」老奶奶哭啼地回答說:「先生你還是別問,要問你也無能為力呀。」吳公急切地說:「老人家,你說一說也無妨,或許我能夠幫你們一把。」
老奶奶含淚地哭述到:「我兒外出十年,至今音信全無,十年來,每到年關,我都要帶著三個孫女到這城外等候,盼望著兒子的到來。這十年,多虧了兒媳婦辛勤勞作,含辛茹苦,才渡了過來。今冬,他爺爺不幸染病去世,兒媳由於傷心勞累過度也病倒在床上,家中本來就一貧如洗,為了安葬他爺爺,給兒媳治病,已經欠下人家二十多兩銀子的債。今早,債主上門追債,若不能還債,便要我以孫女抵債,急切之下故而在此哭啼。」
吳公想起了包袱裡正好有東家所給的二十五兩酬銀,不妨送給老奶奶以解燃眉之急,渡過難關,好讓老奶奶領著三個孫女回家過個快樂年,反正自己夫妻倆人,又無兒女,湊合地也能過個年。想到這裡,吳公將包袱內的二十五兩銀子全給了老奶奶。老奶奶接過銀兩,對吳公是千恩萬謝,最後高高興興地領著三個孫女回家了。
吳公由於沒有了銀兩,只好辭退轎夫步行回家了。當他行至家鄉內瑤村外的鞍玉嶺時,已是臘月二十九的早晨了。在來到鞍玉嶺已看見自家房屋時,吳公不禁停了下來,想想自己一年在外,現在身無分文地回家,如何回家向老伴交代呢?
正當吳公左右為難,坐在鞍玉嶺亭裡唉聲嘆氣之時,正好被來這裡尋夫的老伴發現。老伴關切地詢問吳公到:「夫君呀,怎麼不回家,反而在亭內唉聲嘆氣呢?」吳公嘆聲到:「夫人呀,我一年在外,現近年關而我身無分文回家,愧對夫人呀!故而在此嘆息。」老夫人安慰吳公到:「夫君能夠平平安安地回家,我就滿足了,別的不用再想了,快隨我回家吧!」
回到家裡,吳公將自己贈銀一事細細地說給老伴聽,老夫人聽完後讚許到:「錢是身外之物,何況你是做了善舉之事呢,我支持你。過年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來安排。」
第二天一早,老夫人從房中箱底取出一條自己當年出嫁時所穿的羅裙,來到內瑤當鋪典當了一些銀兩,並購買了一些菜食、米酒回家過年。
除夕夜吃年飯的時候,吳公夫婦相對飲酒,雅興盎然,便唱對祝興。吳公喝著夫人羅裙當來的米酒,不禁感慨地唱到:「羅裙兌美酒。」而老夫人吃到吳公下廚為自己所炒的豆腐魚蝦時,接對說到:「玉塊夾金花。」這時,突然門外有人接話到:「來年生貴子,富貴在你家。財神爺來了,快開門。」吳公夫婦趕忙離桌迎接到:「財神爺來了,快進屋喝杯除夕酒。」吳公夫婦打開門看了看,門外什麼也沒有,甚感驚奇。
第二天天剛濛濛亮,門外有人敲門,吳公打開門一看,雪地裡一群客商正推著十八輛木輪小車前來投宿。客商對吳公說到:「我們是外地客商,現已是新年,為了趕回老家與家人團聚,能否同意將棉花寄存在你們家中,明年開春後再來取?」吳公夫婦急忙迎請客商們進屋喫茶點,並且幫忙客商們將十八車棉花存放在自家樓上的穀倉中,客商們吃完了茶點便離去了。
轉眼之間,時間到了來年的梅雨季節。吳公夫婦見客商們仍未來提取棉花,擔心穀倉中的棉花會發霉。於是,吳公夫婦上樓打開穀倉,準備將棉花取出來晒一晒,打一打火。不料,剛打開穀倉,原來那十八車棉花早已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正嘩嘩地從倉裡流落出來,銀子中還夾帶著一封書信。吳公打開書信一看,信中書到:行善積德天恩開,十八金銀謝恩公。
吳公夫婦趕忙跪對天空,拜謝財神爺,年底,吳公夫婦果然喜添貴子。從此以後,吳公夫婦更加行善積德,並將十八車金銀廣施給窮苦鄉鄰,僅留下少部分金銀購置田地,修建房屋,並告誡子孫後代:行善積德,不忘祖宗業,賣田賣地,不賣風水坦。
後來,為了紀念吳公夫婦,頌揚他們行俠仗義,助人為樂的美德,至今,瑤裡的吳姓人家在每年的除夕年宴上,保留著一道豆腐炒魚蝦的統菜。同樣,年宴上仍傳頌著「羅裙兌美酒,玉塊夾金花」的佳對。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行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