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葉檀:中國釣魚式稅收(組圖)

 2010-11-07 14: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將要出臺的車船稅,打著節能的旗幟。節能是個幌子。從徵稅的辦法、汽車行業的發展模式,都無法實現節能,車船稅有釣魚式稅收之嫌。

購置稅優惠與車船稅排量不銜接,有釣魚式收稅之嫌。

按照草案,排量1.0L以下的車主負擔下降,草案除保留現行條例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公共交通車船給予定期減、免稅優惠外,還增加規定:對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可以減、免稅;對受嚴重自然災害影響納稅困難以及有其他特殊原因確需減、免稅的,可以減、免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對農村居民擁有並主要在農村地區使用的摩托車、三輪汽車和低速載貨汽車定期減征、免征車船稅。

對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可以減、免稅;新能源車實際應用者不多,暫且不論,到底什麼是小排量車有必要深究,政府對小排量車的定義前後矛盾,陷人購車、剪人羊毛。

托車輛購置稅優惠之福,今年是我國汽車銷售的爆發之年。車輛購置稅的範圍包括,從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排氣量在1.6升及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車,暫減按7.5%的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以刺激小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可見,只要排量在1.6升以下均享受優惠,意味著政府默認 1.6升以下的車均屬小排量車,可以受到鼓勵。如今車船稅改頭換面,標準提升到1.0升,很多被優惠的車輛購置稅忽悠今年買車的消費者不得不支付高昂的養車費。

車輛行使實行限號,卻允許無限量購車,是讓消費者的後院成為了停車廠。

去年,我國奪下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的寶座,今年銷量猛增三成。今年前九個月,國產汽車產銷分別是1308.27萬輛和1313.84萬輛,同比增長 36.10%和35.97%,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2009年,中國汽車的銷量為1300萬輛,已經佔全球總銷量的22%,能源消耗也達到全球總能耗的22%。

為了提升車輛使用效率,北京奧運期間實行單雙號限行,此後延續實行根據尾號限行令。這促使相當一部分人增加汽車購置量,目前擁有一輛汽車的家庭紛紛購置第二輛車,由此直接導致車輛停泊用地的緊張,又擴大了城市土地的閑置量。

據北京市交管局統計,2008年2月28日,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320萬輛,到2010年9月3日,北京保有量突破了450萬輛。今年8月,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預測,到2015年北京的機動車將達到700萬輛左右。這意味著早晚高峰的路網速度將低於15公里,低於人們可以承受的極限。由於社會車輛保有輛的增加,當北京的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的時候,也就完全抵消了單雙號限行可能帶來的積極效果。

既然我國交通存在瓶頸,而國際經驗表明,交通狀況良好的70多個大中城市裡,公交分擔率達到80%,國外大部分城市的公交分擔率在40%-60%之間,但北京的公共交通分擔率只有30%。此時為什麼鼓勵大眾買車,如今為了節能收取稅收,是想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既解決了汽車廠的庫存、拉高了GDP,又讓政府有了稅收之源。先鼓勵後限制,此舉同樣有釣魚式稅收之嫌。

草案還規定,對警車、公車和部隊的車免稅,如果說上述部門的預算受到嚴格限制、沒有隱約控制的企業,免稅也就免了。剛好相反,上述部門的車輛保有量佔據極大的比重。2006年,31個省市自治區的行政事業支出超出財政支出部分高達5780多億元。其中公車出行支出就達到3000多億元。政府的機動車保有量增速比社會車輛只多不少,由於我國的資源基本集中於政府之手,政府、軍隊等部隊可以免稅,而國有企業有資源優惠,是對價格極為不敏感的消費群體,車船稅只對社會車輛徵收,將引發新的不公,對於建立節能社會十分不利。為什麼社會車輛需要節能,而政府、軍隊等不需要節能?

建立節能社會,以稅收保障財產公平是好事。但前提是,政府不能標準不一、出爾反爾、寬於律己嚴於待人,以車船稅徵收而言,實難避免釣魚式稅收的批評。

註:說到釣魚,想起晚上從杭回滬,車輛遭遇安全檢查。

世博結束,所有的車輛卸去到滬牌照,沒想到安檢依然。

晚十點,車輛大排長龍,檢查人員五六個在邊上聊天,車慢如蝸牛。

質問為何還要安檢,為何安檢效率如此之低。

年輕警察一瞥嘴:別問我們,奉命行事。

来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