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早上洗臉常犯的四個錯?(圖)

 2010-07-16 19: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每天早上你怎麼洗臉呢?網路流傳洗臉時,有四種東西不該用,包括臉盆、熱水、濕毛巾,還有會破壞肌膚天然防護作用的肥皂,用了耗時耗物,對皮膚健美又沒有幫助,因此建議大家不該使用。這個似是而非的說法,是不是真的呢?

1.不該用臉盆?
原信指出臉盆中的洗臉水,經過不斷沖洗後,會變得越來越髒,因此不如舍棄臉盆,改用手捧流動的水,慢慢將臉洗淨。對於這個說法,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王翔思醫師認為,其重點不是不能用臉盆,而是勿用髒水繼續洗臉。

「重複使用同一盆水、都沒換水,等於洗下來的髒污仍集中在盆內」王翔思醫師說,這時再以含髒污的水繼續洗臉,等於又把髒污沾附回臉上,因此民眾應該適時換水,保持盆中水的潔淨,而非完全不用臉盆。

臺安醫院家庭醫學科徐微婷醫師也持相同看法,認為重點在於盆內水質清潔與否。如果不想一直換水,徐醫師建議民眾可將臉盆放一旁,捧水到臉盆外洗臉,如此就能避免髒水與清水混合,或者直接捧水龍頭下的水流來清洗,更加乾淨衛生。

2.不該用肥皂?
不該用肥皂的原因,原信提出兩點:一、會破壞臉部天然生成的殺菌護膚「高級美容霜」,二、使用肥皂越洗臉會越油,所以如果皮膚不是太髒,就不該用肥皂清洗。

關於第一個原因,徐微婷醫師與王翔思醫師皆表示,人臉上的皮脂腺、汗腺會正常分泌一些油脂,避免表皮受傷害沒錯,但不像原信形容的「高級美容霜」那麼誇張厲害;而人臉在正常狀態下,皮膚表面呈現弱酸性,具有簡單的殺菌作用,但也沒有強大到可以殺死致命病菌的程度。王翔思醫師補充,如果想做好臉部保養,還是 建議擦乳液,單靠臉部自然生成的油脂保護層,美容的功用還不夠強。

那麼肥皂到底能不能用呢?王翔思醫師表示,這需要看膚質,因為肥皂含有皂鹼,去油力較強,油性皮膚的人會比較適合;此外洗完臉後,皮膚本來就會再自然分泌油脂,並非因為肥皂關係而越洗越油。

徐微婷醫師則認為,要不要用肥皂,需看肥皂成份、酸鹼值(PH值)與每個人的膚質決定。她解釋,臉部皮膚偏弱酸性,酸鹼值約在4∼6.5之間,出油狀況因 人而異;而大多數的肥皂、洗面乳都偏鹼性,不一定接近臉部的PH值,如果兩者酸鹼值差異太大,洗起來會有過澀、緊繃的感覺。

所以徐醫師認為肥皂可以使用,但最好選用洗臉專用皂,且要配合膚質,選用適合的肥皂;且每天都要作好皮膚的清潔動作,只要使用適合的清潔品,即使臉部不太髒,洗了也不會傷皮膚。

3.不該用熱水?
而到了冬天,許多人喜歡用熱水洗臉,享受溫熱的感覺,原信卻表示熱水會清除臉部防護膜,使臉部緊繃難受。徐微婷醫師表示,所謂的「臉部防護膜」即前述臉部 自然分泌的油脂層;由於熱水去油效果佳,因此使用越熱的水洗臉,臉上的油脂層被洗得越乾淨。

「但是,人臉上本來就該有一層薄薄的天然油脂層做防護,使用熱水洗臉容易過度洗掉油脂」徐醫師說。王翔思醫師更進一步表示,熱水會使血管擴張,假使臉上正好有酒糟等症狀,洗熱水反而可能使症狀惡化。

因此兩位醫師建議大家,用溫水洗臉是最好的選擇,一來微微的熱度可適度洗去臉部油脂,二來溫水是最適合洗臉的溫度,「只要感覺溫溫冷冷的,即是適合洗臉的溫度,如果會覺得熱就太熱囉」王翔思醫師說。

4.不該用濕毛巾?
最後原信表示,大家應該用乾毛巾擦乾臉就好,別用濕毛巾洗臉,因為「久濕不干的毛巾有利於各種微生物滋生,用濕毛巾洗臉擦臉無異於向臉上塗抹各種細菌。」

王翔思醫師指出,原信應該是考量到每個人家中浴室通風狀況不同,毛巾不一定很快就干,不過他認為,民眾可借由改善浴室通風狀況,或者毛巾多洗、多替換,盡量保持乾燥等方法,避免細菌孳生的問題。

徐微婷醫師也認為,毛巾不是不能用,而是使用完,應該讓毛巾盡快乾燥,避免長時間潮濕狀態滋生太多細菌。她建議大家,毛巾使用完畢後,最好在半小時之內讓它風乾,才能保持乾淨衛生。

另外原信建議洗完臉後,用乾毛巾擦乾臉,王翔思醫師與徐微婷醫師都認同這個觀念。王翔思醫師以去角質的觀點表示:「毛巾拿來拍干臉就好,不需要拍濕後在臉上摩擦,這樣雖然有去角質的作用,但每天用會過度去角質。」

總結來說,我們得到以下結論:
1.臉盆可以用,但須保持水質潔淨,勿將變髒的水再拿來洗臉。
2.肥皂可以用,但須挑選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且每天都要做好肌膚清潔動作。
3.熱水不要用,太熱的水會過度洗去油脂;溫水才是洗臉的最佳選擇。
4.濕毛巾可以用,但請保持毛巾衛生乾淨,盡量在半小時內風乾。

来源:美人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