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傳統上多用於滋補強身,南京中醫藥學會張鍾愛教授日前在臺北的一場研討會中指出,慢性虛弱性疾病如貧血、腫瘤放化療後、失眠,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較適合使用,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過服含糖量較高的膏類中藥,患有痛風的民眾亦不宜過量使用部分動物甲殼、膠質製作出來的膏方。
張鍾愛教授表示,以往膏方大都使用冰糖、飴糖、蜂蜜、紅糖調味,但現在也考慮使用木糖醇、甜菊糖等代替砂糖、冰糖製作,以利糖尿病患服用。一般來說膏方製作、使用的藥材以膠質、植物蛋白,固體成分多的藥材為主,以至至做出膏狀的劑型。
張鍾愛提到,例如生地、陳皮、熟地、山藥、枸杞、黃精,桂圓肉、大棗、黨參、當歸、沙參、太子參、白朮、天門冬、蓮子、核桃仁、何首烏、麥冬等皆為膏方常見的藥材;或如龜板膠、鱉甲膠,阿膠等動物膠質類藥材也很常見。
儘管這藥材大都安全且具養生效益,但基本上,使用膏方仍需留意糖分攝取量;痛風病患使用含甲殼類膠質藥材尤其需留意避免過量。
膏方屬於民間成藥常見的中藥劑型,中醫師指出,膏方是中藥煎煮成汁後加入蜂蜜或砂糖之類成為膏狀的藥物;大多是補益類的中藥居多。民間常見的膏狀的成藥,很多都宣稱能止咳化痰,潤喉清肺,像是常見有人服用的枇杷膏也是一種膏類中藥。不過大部分的膏滋藥用於體質虛弱,虛寒性過敏患者,這些民眾需要長期服用中藥時,醫師可處方膏滋類中藥。
不過,張鍾愛教授進一步表示,嚴格來說,膏方不單純是補品,由醫師處方後使用,隨著處方靈活運用、搭配,它可以調整各類的體質;現在有些溫和的膏方甚至進一步製造、濃縮成為小體積的膏糖,讓民眾就像帶著糖果一樣,隨身帶著走。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留意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