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欺騙了幾代中國人的謊言:飛奪瀘定橋(組圖)

 2009-12-26 01: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霽月/翁於馨綜合報導】過去這六十年來,冒出了不少震驚全國的故事,成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話題。但這些看似真實的故事卻都隱含一個共通點:"騙"!為什麼這麼說呢?以下一一為您揭開這些故事背後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故事塑造五:紅軍《飛奪瀘定橋》


小學課本插圖:紅軍《飛奪瀘定橋》

「新中國」成立後,小學課本中的"飛奪瀘定橋"一文,新中國幾代人都耳熟能詳:"紅軍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鬥,當時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衝鋒號聲,霎時間震動山谷。突擊隊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向對岸衝去,雙方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狼狽逃跑。"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採訪毛澤東後也寫下當時的戰況:"橋面木板有一半給抽掉了,只剩下光溜溜的鐵鏈,東岸橋頭的敵人擺了機關鎗陣地對著他們,紅軍發瘋似的試圖從光鐵鏈上過河。"採訪文中也提到有幾位戰士因中槍掉入河裡而犧牲,"接著敵人把煤油扔到橋板上,橋板開始燃燒起來,這時約有二十名紅軍戰士匍匐前進,把手榴彈一個接一個扔進敵人陣地。"

此後,瀘定橋成為中共宣揚戰跡的重要紀念地,飛奪瀘定橋一役也成為中共長征英雄史上"最壯麗的詩篇",然而,這一切看在當地老一輩人的眼中,卻是截然不同的戰況。


瀘定橋

【謊言揭秘:人都跑光了,打哪個嘛!】

當年國共戰爭,紅軍為拿下情勢,必須順大渡河向北走,通過瀘定橋,奪取瀘定縣城,與左路軍會師。事實上,從各種事證來看,瀘定橋並沒有發生過戰鬥。

2008年海外媒體明慧網報導,瀘定橋附近村莊一位九十三歲的老人曾表示:"我家住在橋附近一個村子裡,開了一家豆花店。1935年5月29日,紅軍過橋時,曾在我家住宿、做飯,過橋指揮部也設在村子裡,當時橋上沒有蔣介石的軍隊把守,紅軍過橋時沒有打仗,沒有死人,是順順利利過橋的。"

除此之外,早些年網路曾熱傳一網民游四川康定途經瀘定而訪問當地長輩的經過,該網民也曾投書給海外媒體揭露:"2001年5月,我們一行五人去四川康定旅遊。我們在一家餐館遇到了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我跟他請教當年紅軍是怎樣飛奪瀘定橋的,大爺非常生氣地說:'打哪個嘛(打誰呀)!人都跑光了,打哪個嘛!'當年紅軍來的時候,瀘定已是一座空城,老百姓聽說共匪要來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跑了,國民黨的軍隊落在紅軍一百多公里之外。"在網民轉載的文章中還提到,"當時守瀘定橋的是一個民團,由於瀘定是通往西藏的要道,康熙年間修好瀘定橋後就一直有民團守橋。紅軍的先頭部隊來到橋對面時,民團向橋對面胡亂放了一陣槍後就跑了,紅軍沒有還槍,他們跑了一天一夜,倒在河灘上就睡著了。等到大部隊來了後,把老鄉的門板取了兩個換搭著過橋,然後用城裡的門板把橋鋪滿。紅軍是排著隊過的橋,隊伍過完後就放火把橋頭堡燒了,說是為了阻擋國民黨軍隊的追擊。"因此,真正有人從光溜溜的鐵鏈過橋,是在為宣傳中共政權而拍的電影《萬水千山》中。

除了當地居民的證辭,許多網路媒體也報導國民黨軍隊來往電報和部署顯示,長征故事所說的守橋國民黨二十四軍第四旅李全山團並不駐屯瀘定城,而是在遠處的化林坪一帶,真正駐紮瀘定的是步二旅旅部,旅長為余松琳,不過該旅在紅軍來到前夕便已離去,派至五十公里外的康定。而瀘定和康定並屬的西康地區專員六月三日的通報也表明:"步二旅集中康城附近。"

不僅如此,許多公開資訊都可查到中共前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彭德懷、前人民解放軍元帥朱德的夫人、前領導人鄧小平曾接受相關訪問。1946年,彭德懷接受一位英國作家訪問,戰後才十年,他僅說:"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我也記不清了。我們過了那麼多河,金沙江、湘江、烏江、長江,記不清了,記得有人掉在河裡。"而元帥朱德的夫人則揭露那些掉入河裡的人是紅軍修橋時,失足掉下去的。1982年,鄧小平曾對美國總統卡特(JimmyCarter)的國家安全顧問布列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親口說:"這只是為了宣傳,我們需要表現我軍的戰鬥精神,其實沒有打什麼仗。"

在中共強大的宣傳和思想控制下,一切真相幾十年後才陸續被媒體和世人揭露。當1982年美國人已從鄧小平口中得知"紅軍飛奪瀘定橋"純屬虛構時,中共對內仍透過教科書、黨史、媒體工具灌輸國人"紅軍最壯麗的詩篇",2006年小學語文第十冊仍將這個"傳說"寫得活靈活現,因此活在神州的人民只能靠自己的理性和智慧,看破中共一代傳一代的謊言。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