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好,系裡的領導昨天拉著我要給同學們講一講中國的文化問題,說實在的,我很不自在,因為這個題目太大了,我講不了,但是根據我自己的心得可以給大家簡單的說道說道,如果有講的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多諒解,但我會在這個時間把我所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說出來,至少讓同學們對中國文化有一個粗略的認識。
說起中國文化,準確的說,還真不知如何講起,因為他太博大,博大到什麼情形,一般人可能是沒有這個概念的,比如說"大",對於一隻坐在井底的青蛙,當它跳出了井,看見外邊的大江,它可能認為很"大",可這個"大"對於更遠處的無量大海而言,這個"大"就渺小的多了,所以我說中國文化的境界很大,研究越深也越有這個體會,也就越有這個認識,也就呢,越有自知之明。那麼我先說中國文化的起源問題,大家知道有句話說"五千餘年古國古",也就是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那麼他的文化而言也有五千年的歷史,對於這個時間,我們也許可以這麼說,其實中國文化的起源的時間還在更早,從現在的文獻記載可能不止五千餘年,而他的地理起源應在中國的崑崙山那個地方,而且與我們所認識的道家有關係,其實說白了,整個中國文化都與道家有關係,"道"是他的主柱,至於後來傳來的甚麼景教、襖教因為不能中國化,也就是不能道家化,所以也就沒有了生存的機會;那麼崑崙山那個地方修道的人很多,因此被塗上了一層神話主義的色彩,所以我開玩笑說我們中國文化其實就是一部神仙傳,論述的全是跟神有關係的東西,而這個文化的中心,大哲學家熊十力說的"中涵"就是一個太極,而這個太極不是一個哲學的概念,他是運動著的東西,所以才有我們後來的文化的演化,發展成眾多各種各樣的表現,所以我談起中國文化,可能與一般的學者理解的不一樣,他可能看到其支流或者某一部分的表現,而我看來就是一個大的不斷演化著的太極圖,也許這麼說來有些高了,但不這樣講卻是說不清楚的,去年在湖南郭店出土了一些楚簡,這個楚簡呢,就是以前楚國的文獻,它有一部《道德經》,不過這個《道德經》與現在傳的《道德經》內容有區別,區別在哪?它直接論述了宇宙的起源,而又講了我們一般說的這個"道"產生的原因,所以我說中國文化的博大,因為他就直接的論述宇宙,在這個版本的《道德經》它說什麼呢?他說"太一生水,而道始於情",也就是說宇宙的起源與水有關係,大家想想這比現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要高出多少倍?而這個"道始於情"--我的理解是人間之諸道系因人之情的開始的,因為以前的學問或者什麼流派都是"道",接下來我就講這個問題。
所以中國文化,他的先祖就是道家,而論述的中心就是宇宙,而這個特點就是講"天人合一",講人類如何與天地和諧。那麼這個道發展到了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對道認識不同的流派,比方儒家其實是道家的一種,墨家是道家的一種,兵家是道家的一種,還有陰陽家也是道家的一種,法家也是道家的一種,所以我說在戰國其實,不要看百家爭鳴,不過仍是道家的一氣化五行,還是道家的各種表現而已,對於政治則是儒法,對於征伐則是兵家,如此等等。
另外我說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對中國的東西,不能抱著另一位置,譬如西方文化中的東西來認識,比方我說儒家是道家的一種,但其境界在於人道,也就是人間之道,所以它講"孝"道講親情,這與西方文化裡的相似的概念是不同的,主要是內涵不一樣,如果帶著西方文化的理念來認識這些那是有偏差的,因為完全不同,還有儒家說的這個"禮",它也不是簡單的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這個禮貌的概念,它是儒家所敬尚的一種"道",是一個全方位的立體的狀態,所以說"禮制"、"禮樂"、"禮器"、"禮政",連當時的建築也要和與這個 "禮"的標準,大家想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是怎麼理解這個的呢?我想在座的至少九成以上都是把這個"禮"當成是Ritual與Courtesy之類的東西了,但它還不是這個意思。中國文化在六朝的時候,基本上就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時期了,我之所以講這個,是因為要談到佛教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說在東土的佛教也最後被道家化了,因為它的最高意境已經被道家化了,當然有人不會同意我的這個說法,但如果你真的是對佛教的精神有一番親身體證的經歷,你會發現東土的佛教的確被道家化或者中國化得非常厲害,而這個工作的開始就是從六朝開始的,到了唐代達到極峰,宋之後就彼此徹底交融,沒有區別了,說句實話古人常說 "三教論衡",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這個三教的意境到了最高處,其實沒有區別,但他們論的,只不過是一些儀軌的區別與個體對"道"的區別而已,我說這個可能有點枯燥,對於非專業的同學可能興趣不大,但我想能聽見我給大家講這個的機會也不多,因為現代的一般學者根本沒有這個體會的,他給你講不出來這些,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我的中學時期,我就開始系統的接觸這些個東西,為了體驗佛教的所敘述一些境界,我還在古墓打了一段時間的坐,所以對佛教精神的理解比現代的一般學者要更生動一點,那麼這個佛教它被中國化以後,也就自然成了我們中國的文化,後來演變成一個多姿多采的境界。
剛才講的是中國文化起源與組成,那麼接下來我想講的是中國文化的目地是甚麼?他論述的中心在哪裡?說起這個來,我只能說是我的體會,我以為中國文化的目地是很高勢的而且久遠,說他高勢,是因為他講的東西是宇宙,而且是宇宙的真像,大家知道我們人類的生活脫離不了這個宇宙,但如何與這個宇宙和諧的互應,卻不是所有的人類都知道的,但中國文化的不同,他是一個系統的東西,有人說中國文化很漫汗不系統,這是因為他沒有看見中國文化的中心點在那裡,而這個中心就是中國文化的精華,那就是論說神聖,所以人當敬奉道德,當然這個道德還不是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道德這個概念,在以前有更高位的內涵,而他所論述的中心還因為他說宇宙有成住壞滅的存在,而在這個宇宙週期的最後會出現一件大事,這件大事是什麼,我現在且不去談它,但是作為整個中國文化而言,無論他表現出多麼龐雜,但他論述的中心在此,但另一面為了這個中心,他也發展的極為繁榮,如古代的繪畫、書法、文藝、故事,從講盤古開天闢地到人類生活的草木魚蟲,所以中國的古人在太平時代生活的很有趣味,如果大家有興趣翻翻明朝人寫的東西,對比一下我們現在中產階級的生活,雖然那個時候沒有一切現代化的設備,但當時中產階級的生活的品質卻是遠勝於今日的。
中國文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講"天人合一",現在我們說起來很容易按現代人的思想來想這個"天人合一",把它當成一種說教,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它就是認為我們人體包括我們人類的生存是與宇宙的變化對應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想批判一下歐洲的維也納學院派的哲學,那最後就是把"人"變成了一個邏輯符號,所以這也是科學把人看成動物的原因,而中國的文化不是,中國的文化從沒有把人看成是動物,他把"人"解釋得很高貴,認為"人"是天地間一個幽微靈秀的造化,所以為什麼古人很看重人的生死,在中國的文化裡,人之生死並非只是肉體上的一個表現,而是有關於宇宙運行的原因,佛教把人的意識分為八層,道家講三魂七魄、元神,這是與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所以從文化來講中國文化其實是最貴"人"的文化,我們現代的文學或者是影視作品反映中國古人如何如何,其實都是不對的;還因為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這個特點,所以中國文化還有這樣一個因素,那就是容易改變人的性情,明代的一位學者講"學者在於改變氣象",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古人的氣象與我們現代人不同,而且這個問題古人也發現了,比方他說某某某古心古貌,也就是更接近道德的境界。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我發現凡是古代的大儒或者出家的道士、和尚甚至廟堂之上的大官,只要是心奉道德,到了最後都境界相當,譬如那些大儒們學問淹通之後,能從一草一花裡得到他所心詡的境界,而老僧尊宿天天修心見性,自然也是如此,而一些執政者本就是大儒,我想這也算是在中國文化裡一個獨特的現象,所以我們現在將比較文化,其實就根本而言是不可比的,因為中西文化的根本是如此的不同,雖然不是勢同水火,但構成基因有如此大的差異,這種比較在很大成度上是牽強的甚至是滑稽的,所以因為我們文化的不同,形成的國民性就不同,譬如由於帝王時代中國之服從帝王,以為帝王無法無天,其實這也是想像,因為當時有當時的狀態,帝王其實是"道"的象徵,他也不可能像現代人想像的所謂胡來,此外我們現在講的"中國"這個概念,在中國文化來講還不簡單的一個中央之國的概念,它其實講的是一個帝王或者天下、世界的概念,所以我們以前的飲食服飾、政治、文學思想等都在一個高位的狀態,我們不要以現代的思想來想他,這樣是理解不了的,比方說士大夫的殉節,我們現在覺的迂腐,實際上放在那個道德境界,那算是偉大!因為中國文化的本身太大了,我以為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這樣的,我沒有從小的地方講,因為那只是末枝,而從其總體的表現來說,就是如此,所以我不談那些堆集成山的文獻,說什麼儒十三經、佛十二部藏、宋元明學案,或者講一講《枯木寒鴉圖》、敦煌的佛壁畫,因為這些只不過是中國文化表現出來的一部分,而他的元神是論述宇宙生成運化的道的東西,是神聖的一種演教,請同學們抱歉我用了一個大家不熟悉的演教這個詞彙,因為不這樣說,沒有把他的老底說出來。
大家看,我說的這些可能與現代一般學者說的不太那麼一樣,因為我不想從現代學院派那種套數來講,也不想從現在流行的黨八股的套數來講,我如果這樣是虛偽的,也是褻瀆中國文化,也沒有辦法道出我們中國文化的日精月華,特別是現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現在的中國基本上已經處在一個文化絕滅的狀態,我知道有人肯定不同意我的說法,"啊!你看現在國家多麼強大,我們的文化這麼強勢,到處有孔子學院",不錯孔子學院到處都有,但裡面教授的東西是正的孔子之說嗎?現代人也有寫書法,但那些書法按過去的標准算是書法嗎?而且這書法也只是中國文化的很小的支流而已,所以我們要復興中國文化原始的精神,如果我們可以的話。好了,謝謝大家和我分享這段時間,我想大家以後如真的對我們的文化感興趣的話,可能會想起我今天講的東西,因為我所講的是它的真相,謝謝大家!
- 關鍵字搜索:
- 《北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