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徹解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十五)(圖)

作者:力千鈞  2008-01-08 04: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

第1紀第82首
英文:
When the great wooden columns tremble
in the south wind, covered with blood.
Such a great assembly then pours forth
that Vienna and the land of Austria will tremble.
中文:
當巨大的木柱們在震顫
南風吹來帶著血腥
如此巨大的集團湧上前(搏殺)
維也納,奧地利的大地在震顫.

本預言詩也是預言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的情況。第一句詩中"巨大的木柱們"是本詩的時間密碼,指農曆"木木"年份的"甲寅"年1914年。第二句"南風吹來帶著血腥",指1914年的夏季,奧匈帝國王儲弗蘭茨·斐迪南在薩拉熱窩被暗殺,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且戰爭的第一個夏季就非常血腥。第三句"如此巨大的集團"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雙方同盟國和協約國,都是巨大的集團。 德國 、 奧匈屬同盟國陣營, 英國 、 法國 、 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 德國、 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 英國、 法國 、 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 在戰爭期間,很多。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 、 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其中義大利開始是同盟國之一,後來改入協約國。這兩大戰爭集團的搏殺中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 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本詩第四句"維也納,奧地利的大地在震顫",說明奧匈帝國是參戰國,又是發動戰爭的國家,最後還成了戰爭的戰場。

協約國的壯大

第8紀第46首
英文:
Paul the celibate will die three leagues from Rome,
the two nearest flee the oppressed monster.
When Mars will take up his horrible throne,
the Cock and the Eagle, France and the three brothers.
中文:
保羅的獨身將死亡同羅馬的三者聯盟,
兩個最近而受壓的魔鬼逃走。
當火星佔據了恐怖的王冠,
雄雞和鷹,法國和三個兄弟。

本詩準確預言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兩次壯大的過程,前兩句講1915年義大利轉投協約國,後兩句講美國加入協約國。

本詩第一句裡"保羅的獨身將死亡同羅馬的三者聯盟"中"死亡"有兩重意思,其實這一句詩由兩句話組成:前一句是"保羅的獨身將死亡",這是萬能的神講的一個玩笑,1915年在義大利有一個基督教的傳教團體成立,這個團體名叫"聖保羅的女兒"(The daughter of Saint Paul),現在這個傳教團體在世界60多個國家有分會,所以神開玩笑說:保羅的獨身要完蛋了,因為"聖保羅的女兒"都出生了嘛;這句詩後一句是"同羅馬的三者聯盟將死亡",是說1915年義大利和德國,奧匈帝國的三者聯盟要完蛋。1915年5月 ,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 ,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它的兩個最近同盟國宣戰,使它的兩個同盟國鄰居德國和奧匈帝國受到來自南線的壓力,所以第二句說:"兩個最近而受壓的魔鬼逃走"。 同時,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隊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協約國的壓力。

本詩第三句"當火星佔據了恐怖的王冠"是個時間密碼,指1917年"丁巳"年,即"火火"年;第四句"雄雞和鷹,法國和三個兄弟。"是講1917年美國這隻"鷹" 加入協約國和法國這隻"雄雞"站在了一起,這樣法國就有了"三個兄弟",他們是英國,美國和義大利。1917年 ,2月 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英國截獲的德國電報 ,稱德國在勸說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加上在之前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 ,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在該年4月向德國宣戰。

日德蘭海戰

第9紀第79首
英文:
The chief of the fleet through deceit and trickery
Will make the timid ones come out of their galleys:
Come out, murdered, the chief renouncer of chrism,
Then through ambush they will pay him his wages.

日德蘭海戰

中文:
艦隊司令設下欺騙和詭計,
將讓懦弱者突出他們的編隊:
突出,被殺,司令宣布嘉獎,
通過伏擊,他們將付給他酬勞。

這首預言詩講了在一次海戰中,艦隊司令設下"誘敵深入"的伏擊計畫,他派一支弱小的分艦隊離開自己的大編隊,突出到敵人前面去引誘敵人,儘管突出的分艦隊會遭到敵人很大打擊,但是他們會得到艦隊司令的嘉獎,因為他們引誘敵人進入大編隊的伏擊從而能消滅敵人。就這麼一個"誘敵深入"的海戰計畫,用西方語言就比較難表達些,害得這首預言詩也沒有被破譯。

其實這首詩預言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和德國的海上大決戰---日德蘭海戰,因為這次海戰有個突出的特點:英國艦隊司令和德國不約而同的採用了同一種海戰戰術,就是本詩描述的"誘敵深入"的伏擊戰術。

1916年5月30日德國"留佐"號戰鬥巡洋艦為首的艦隊,沿著日德蘭海岸向北海航行,並不時地在途中向德軍軍港報告,清晰地報出自己的航線和位置。"留佐"號是德國公海艦隊所轄的一個艦隊的旗艦。英國海軍司令傑立克得到情報後決定:讓貝蒂中將率領一支較弱的艦隊迎戰德艦,自己則率主力艦隊跟在後面,等到貝蒂接觸敵艦,佯裝敗退,誘敵深入,然後一舉殲滅德國艦隊。沒想到,德軍公海艦隊司令舍爾的戰鬥方案也是派"留佐"號先行海上,誘引英軍;自己率領主力艦隊,隨後跟上;"留佐"號一路頻繁發報,目的就是向英軍報信,以便誘引英國艦隊上當。

5月31日下午2時英國分艦隊遭遇德國分艦隊,兩者大打出手,而兩方後面的大編隊都以為自己計策得逞,所有艦隻全速前進,想去吃掉對方。英國分艦隊依計撤退時遭德國艦隊沈重打擊,損失了"瑪麗王后"號和"不屈"號;英國分艦隊貝蒂中將怒不可遏,仗著後面有大部隊,又衝向德國艦隊;這時德國分艦隊也調轉航向,全速向自己主力艦隊靠近;等追擊的英國分艦隊發現德國主力艦隊時,又趕快後撤,德國分艦隊也仗著後面有大部隊而追向英國分艦隊,追擊中損失了"留佐"號;結果兩邊主力艦隊衝上來一看,那裡還有什麼"伏擊",只能硬碰硬的決戰了。

在這次大決戰中,德軍被擊沉1艘大艦、10艘小艦,死亡二千五百餘人;英軍則被擊沉3艘大艦、11艘小艦,六千多人喪生。據史書記載,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瀋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上的勝利。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立克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現在看來,如果英國分艦隊不首先詐敗而撤退,英軍的損失可能會小些

第二次馬恩河會戰

第10紀第7首
英文:
The great conflict that they are preparing for Nancy,
The Macedonian will say I subjugate all:
The British Isle in anxiety over wine and salt,
"Hem. mi." Philip two Metz will not hold for long.
中文:
他們準備在蘭斯進行大戰,
馬其頓人說:我要征服一切:
英倫列島正為酒和鹽著急,
"唉",腓力二,麥茨不久將保不住了。

這首詩準確預言了發生在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重要戰役:第二次馬恩河會戰。

本詩第一句"他們準備在蘭斯進行大戰"是指1918年德國在西線戰場上的春季攻勢收穫不大,1918年7月,德軍為了迅速攻佔法國首都巴黎,在統帥魯登道夫的佈置下,從兩麵包圍巴黎的"門戶"--蘭斯城,想一舉攻克蘭斯,長驅直入巴黎。第二句又講"馬其頓人說:我要征服一切",馬其頓原是奧斯曼帝國一部分,當時屬保加利亞,這兩個國家都是一戰同盟國一方,所以這裡用"馬其頓人"指代德國人,德國人說"我要征服一切";第二次馬恩河會戰為德國在西線戰場上最後一次大的進攻,他們原計畫在美國等大量的協約國援軍到達歐洲前,佔領巴黎,徹底解決問題,"征服一切"。

本詩第三句"英倫列島正為酒和鹽著急"是講當時協約國尤其是英國的困境,前線補給困難,本島物質奇缺"正為酒和鹽著急"。英國在法國前線一直維持了80萬部隊,戰線長達9600公里,而且僅在1916的索姆河戰役中就曾損失了超過50萬。1917年2月德國宣布在大西洋進行"無限制潛艇戰",想完全摧毀英國的運輸線,目標就是要"餓死" 英國,在2月到7月間,每月擊沉的運輸船的總噸位超過了50萬噸,在最高的4月份擊沉的運輸船的總噸位超過了80萬噸,包括了7艘美國運輸艦,也導致了美國參戰。後來,由於美國加入護航艦隊,英國用改裝的武裝商船引誘攻擊德國潛艇,海上運輸線才逐漸恢復正常。

本詩第四句預言了第二次馬恩河會戰的結果,這裡用腓力二世指代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本章上一節提到過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兒子,繼承了帝國的大部分地區,成為事實上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來希特勒德國自稱為第三帝國,而一戰中的德國被稱為第二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第一帝國也稱千年帝國。這一句裡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唉聲嘆氣,本詩第四句說明瞭馬恩河會戰德國失敗,在蘭斯東面的洛林地區就將保不住了,"麥茨"是洛林地區的首府,而洛林地區是在普法戰爭中就被德國佔領的地區,洛林地區保不住就是說明德國在戰爭中將徹底失敗。

這裡補充一下會戰的過程:1918年7月15日德軍馬恩河地區集中3個集團軍兵力準備從蒂耶裡堡、埃納河地段突破協約國軍隊防線,爾後向巴黎發展進攻,以奪取戰爭的勝利。法國第四集團軍司令古羅將軍根據戰爭的態勢,認為德軍即將對蘭斯發動進攻,下令情報部不惜一切代價獵取德軍情報。情報部門連夜闖入敵營,活捉一名俘虜,獲悉德軍將於零點10分發起炮擊。於是法軍炮兵部隊提前開火,出其不意地對即將發起進攻的德軍實施猛烈的襲擊。4時50分,德軍第1、第3集團軍23個師經3個多小時的炮火打擊後,在蘭斯以東發起進攻,突破法軍第一道陣地,但在第二道陣地前被猛烈炮火所阻。而在蘭斯的西面,德國軍聚集了第7、第9集團軍17個師,以強大的優勢兵力,突破了防線,並強渡馬恩河。法軍航空兵和炮兵轟炸馬恩河各渡口和橋樑,遲滯德軍前進。德軍在第二道防線前面受到協約國軍隊的猛烈阻擊。到了下午戰鬥異常激烈,整條馬恩河都被鮮血染紅了。德軍靠人海戰術,到傍晚時分才前進了三英里。協約國軍隊在防禦過程中增調部隊準備反攻。7月18日和19日24個師的法軍加上美軍,英軍和同時,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義大利軍隊及350輛坦克從東西兩面發起反攻。德軍傷亡慘重,於21日向馬恩河北岸撤退。到8月6日為止,在此戰役中,法國軍隊損失9萬5千人,德軍損失17萬人,英軍和美軍各損失1萬多人,協約國軍隊取得這次戰役的勝利,並由此完全掌握戰略主動權。

待續
来源:原創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