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開宗明義,"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說人剛剛生下來的時候,性情是善良的。最近有人做了一個心理學實驗,結果證明這句話頗有道理。
實驗人員讓一些六到十個月、尚且不會講話的孩童單獨觀看動畫電影。電影裡,一個會動的小木塊在努力爬坡,快到坡頂又滑下來,然後又努力地重新往上爬。這時有些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小木塊過來了。有的木塊就去幫助爬坡的那個木塊,把它推到坡頂,讓它興高采烈地從山坡的另一面滑下去。但也有搗蛋的小木塊,不但不幫忙,反而去拉後腿,把正在努力爬坡的小木塊拉下來。
看過動畫片後,研究人員就把跟電影裡一模一樣的小木塊實物拿給孩子玩。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挑選樂於助人、幫助別的木塊爬坡的小木塊。無論木塊的顏色和形狀怎樣變動,屢試不爽。顯然,這些孩子雖然還沒有學會講話,但已經知道區分"好人"、"壞人",而且願意挑選"好人"做朋友。
說到這裡,突然想到我小時候不知道在哪個雜誌上讀到過,有人寫文章說他拾到一個綁了碎布條子的大鐵釘,布條上寫道"武當派大俠趙老二的神鏢見血封喉",聯想到鄰居趙家的二兒子小時候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於是感嘆社會對孩子的"不良影響"。當時我就有些憤不過,心想,人家趙老二景仰行俠仗義的行為,哪裡不好了?這是題外話。這位作家在這裡強調的是幼兒的可塑性。
對趙老二的神鏢的議論表明,作者認為,孩子辨別好壞的能力來自後天教育。這個觀點從古到今基本上佔上風。這裡用半歲左右的新生兒做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出,人類幼兒判斷好人壞人的能力有可能不完全依靠後天養成,而是也有可能由遺傳基因編碼來控制。不難想像,在艱難困苦的人類發祥期,懂得跟有利於自己的人往來,對於個體的存活是一件極為要緊的事。自然淘汰的過程把有利於存活的擇友能力在人類基因庫裡保存下來,應該是有可能的。
《三字經》自南宋以來,傳世八百年了。人初之性是善還是惡,人們一直爭論不休。西方有原罪說,西人大概多持性惡論。這個實驗也沒有完全證明"性善論"。站在"善"的角度,選擇良友可以說是從善如流。從"惡"的角度看,也可以說這些幼兒的行為完全是自私的:他們只是挑選了對自己有利無害的朋友。甚至還可以說,壞蛋總是希望自己的周圍都是善良之輩。要把這個問題更深入地討論,必須要研究新生兒表現的利他行為(altruism)。這方面的研究近來很不少,有興趣的讀者不難找到讀物。
美國耶魯大學Hamlin等人的這項研究發表在2007年11月22日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八十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