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千奇百怪的藏族酒俗(上)

 2006-07-19 16: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藏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開始釀酒,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藏族酒文化。

 生息於巍巍雪山、莽莽草原的世界屋脊之上的藏族,生性豪放、樂天、熱情;長期的佛教思想的影響,使他們養成了仁愛、禮貌、節儉的美德。因此,藏族人普遍愛飲酒,但絕不酗酒;平時一般不飲酒,但飲起來卻總要酣暢盡興方休;酒對藏族是喜慶的飲料,絕無消愁解悶的用途。因為佛教戒酒,酒在篤信佛教的藏族人民中是不能作為祭祀之物的。

 藏族古代飲的酒種類較多。據敦煌出土的古藏文寫卷《苯教喪葬儀軌》載,吐蕃早期所飲的酒有米酒、小麥酒、葡萄酒、蜂蜜酒和青稞酒等。隨著唐蕃聯姻而發展起來的漢藏文化交流,使藏族掌握了內地傳入的複式發酵釀酒法,仿內地黃酒釀製的青稞酒得到了藏族的普遍喜愛,從而成為了藏族的傳統飲料。

 在大多數藏區,平時倘有客至,敬茶不敬酒。但逢年過節和喜慶時,如果客人來家,則必須敬酒。敬酒時,主人先斟滿一碗(或杯),捧獻於客前,客雙手接過後,必須要先喝三口,但不要喝乾,等主人再斟滿,這時客人才一口喝乾。此後,客人有酒量的繼續喝,無酒量的可不再喝,主人也不強勸。倘若客人不完成上述之飲,那就是嚴重的失禮行為,主人會很不高興。

 致於客人酒醉,主人絕不會譏笑,反而認為是坦城的表現。四川的嘉絨藏族較特別,平時對進屋的客人先敬一壺酒,隨即將食物用盤奉上,一客一份。阿壩的黑水地區藏族,凡見熟人從門前經過必請進屋內敬一碗酒。如客人堅不進屋,主人要把酒拿到路邊請客人喝,以示慰勞。藏族人民熱情好客、和善睦友的風尚,在這些酒俗中得以充分展現。



   酒在藏族婚儀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青海安多藏區,提親時必帶去「雅敘酉倉」(提親酒)。女方如若允婚,則須邀請村里長者和媒人一起喝「訂婚酒」。一旦飲了此酒,便算正式訂婚,不能再許嫁他人。結婚之時,更要準備大量的青稞酒以宴饗送親者和來賓。迎親者則要在途中設「迎親酒」。新娘離娘家前要喝「辭家酒」。婚宴中主客盡興同飲「慶婚酒」,高唱酒歌,跳舞,歡騰通宵達旦,一直要熱鬧三天。其間新娘要向賓客輪流敬酒。其他藏區的婚禮儀式有的與此不盡相同,但酒在其中的作用卻大致一樣。

 因為佛教的影響,藏族對喪葬不甚鋪張,死對於佛教徒僅是轉入來生的開始或「解脫」,故亦不特別悲傷。藏族社會早期信仰苯教,苯教認為人死後魂會脫離其原軀體,需要用一種降魂的辦法使「魂屍相合」。在這種降魂儀式中,許多地方都要用酒。降魂儀式開始後要獻上一瓢「招魂酒」,招請靈魂來降。在降魂過程中要作「獻三瓢酒」儀式。在「屍與魂相合」時還要獻上三次「相合酒」。

 用酒來招請游離的靈魂,象徵著美好生活對魂的吸引作用。在這裡酒的地位已與生存必須的食物相等同了。現代藏族喪葬中雖已無上述儀軌,但仍要用到酒:進行天葬時,死者家要給天葬職業者喝酒。在嘉絨藏族的喪事中要「奠酒請神」;喪禮結束時喪家和舅舅家要一起喝「咂酒」,對唱酒歌,追述死者生平,表達對死者讚頌和惋惜之情。

 藏歷新年,藏族家家都要喝青稞酒以示慶祝。初一天剛亮,家庭主婦就把八寶青稞酒「觀顛」(一種加有紅糖、奶渣子、糌粑、核桃仁等煮物的稞酒)端到家中每個人的被窩前,讓他們喝了才起床,以示新年一開始就豐衣足食,步步吉祥。藏族初一這天一般不拜客,一家人閉門歡聚,品青稞酒,喝酥油茶,漫話家常。初二起才挨家去拜訪,互道「扎西德勒」,互敬青稞酒。嘉絨地區的黨壩藏民過年,喜歡全寨人各湊一些酒,團聚在一起從初一喝到初五,夜則燒篝火,晝則浴太陽,伴隨歡歌勁舞,共慶新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