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中國對管理教育的熱情令西方汗顏。
在美國各商學院MBA課程申請人數下降之際,中國學生卻在敲打頂級商學院課程的大門。今年美國許多商學院申請人數下降了30%,部分原因是海外競爭和需求旺盛的勞動力市場。
儘管過去兩年來申請人數略微下降,但最受歡迎課程的申請人數,依然多出錄取名額的幾倍。
與歐洲不同的是,中國政府鼎立支持這種美國發明的學位,使MBA成為中國管理教育的黃金標準。
高管MBA課程
60到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讓許多有抱負的中國經理人錯過受教育的機會,而這些機會在他們的美歐同行看來是理所當然的。所以,首席執行官、董事會成員,甚至政府高級官員都在重返商學院。參加中國頂級高管MBA課程(EMBA,為有經驗的在職經理人提供的課程)的學員名單,活像一本中國企業名人錄。
高管們在業餘時間用中文攻讀高管 MBA學位。這些課程地位如此高,佔了中國MBA課程的90%左右。1994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由歐洲管理髮展基金會(EFMD)和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合資成立,號稱擁有全球最大的EMBA課程,每年輸出550名EMBA畢業生。
如果說美國市場的特點是課程氾濫,而學生對課程需求不旺,那麼中國市場則完全不同。
為了阻止三流學位的氾濫,中國教育部對希望提供MBA課程的中國大學實行授權程序。在1991年剛開始時,只有9所大學被授權。如今有95所大學能授予MBA學位,但與美國數以千計質量參差不齊的課程相比,這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雖然政府限制表面上是最大的制約因素,但為了保持質量,中國頂級商學院本身對招收的學生人數是超級保守的。
師資
就像中國幾乎沒有受過學術訓練的高級經理人一樣,中國還更缺受過西方培訓的學術界人士,即那些能教授西方經濟學、戰略或領導能力課程內容的人,以及那些能用西方授課方式如案例教學法講課的人。
每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商學院都清楚問題所在,它們大多形成了一套三管齊下的方法,以提高課程質量。首先是把那些在海外教學的中國教授們吸引回來,或招募在歐美獲得博士學位的新師資力量;其次是把現有的師資人員送往一些頂級商學院接受培訓,尤其是美國的商學院;第三是吸引歐美頂級教授作為訪問教授來講授課程,並向他們學習。
被譽為中國麻省理工的清華大學,已把師資發展提到議事日程的首位。清華經管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國青表示,如今,三分之一的清華教師有美國商學院的學位,總數超過了30人。
他本人就在歐洲受過培訓。「我們的內部政策是,每在國內招募一位博士,就需要從美國招來兩名博士。」
陳教授表示,學校不缺出自歐美頂尖商學院的博士講師申請來校工作,難的是在初級教員和經驗更豐富的國際教員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很明顯,越來越多有海外經歷的中國教授想回到中國頂尖大學任教,儘管他們仍是少數。許多人認為,中國是全球開展管理研究最激動人心的地方之一,其他人則希望能在中國剛剛起步的商學院產業發揮用武之地。
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張春,就是一位有海外經歷的資深教授,他在美國生活了近20年後回到中國。「(中歐國際商學院)新雇佣的大多數人員都是資深教授,我們只雇了一兩個新手。他們回來幫助啟動研究。比如在金融學方面,我們聘用了大量人員。」
國際合作
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這樣的學校十分重視與美國頂尖商學院的關係。清華的師資中,有逾40人在斯隆管理學院呆過6個月,學習如何開發課程及教學,其中有30人還在哈佛商學院呆過3個月,學習類似內容。復旦10來也一直在把教授送往麻省理工。
清華和復旦都開辦國際MBA學位教育,與麻省理工聯合用英語教學,尤其是復旦,一直處在與國外大學開發聯合學位的最前沿。
復旦與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挪威管理學院以及香港大學一起開辦MBA課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陸雄文認為,該校的策略頗為成功。「我們與合作商學院的教授們共事,這樣我們就能達到很高的水準。」
陸教授認為,這種滲透過程對於發展研究技能也起到了作用。「我們推出課程,吸引海外同仁到這裡授課,短期與長期課程都有。這樣,我們能幫助發展一些關於中國的研究思想和研究理念。我們的一大收穫是,他們帶來了最新的觀念與商業理論。」
案例研究
中國在不斷重塑自我,其步伐異常迅速,這意味著中國大部分商學院的主要焦點是,發展公司如何運營的案例研究。「我們必須非常貼近中國商界,」清華大學的陳教授說。但這幾所中國頂尖商學院僅發展了約200個中國案例研究,而哈佛商學院教員每年發展的案例就達到這個數字。
許多人都覺得,很難想像中國的商學院如何能趕上美國的水平,因為受過西方學術訓練的師資非常短缺。很明顯,這些商學院所需要的是開發博士課程的能力,但正如沒有人能去培訓經理人一樣,也沒有人能培訓下一代博士生。
而在頂尖商學院建立機制,著手開發更好的課程之際,大部分中國的MBA課程甚至還沒有認識到這種困難。
在北京大學,北大國際MBA(由美國 26所耶穌會商學院的教員授課)美籍副院長傅中寶(Michael Furst)對中國許多商學院的管理教學沒什麼信心。但他頗為達觀。「中國有許多機構,他們都需要管理……(中國普通MBA課程的)學生將受到水平一般的培訓,他們還會在工作中學到一些東西,這比以前的情況要好些。」
然而,今後十年,中國將有幾所世界級商學院崛起,這一點幾乎毋庸置疑。這些商學院將在世界舞台上參與競爭。
正如陳教授所總結的:「我們要達到世界級。我們需要得到世界的認可。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學生前來學習。」
外國贊助商提供教授、校園和時間
荷蘭銀行(ABN Amro)、拜耳(Bayer)和花旗集團(Citigroup)是幾家提供了贊助的企業,為商學院的教授職位提供資金。然而,與阿爾卡特 (Alcatel)、英美菸草(British AmericanTobacco)和飛利浦(Philips)一樣,這些企業所贊助的教授不在美國而是在中國工作。
中國頂尖商學院的鮮明特點之一是,非中資企業與非中國公民投入了大量時間和金錢,幫助發展這些商學院。
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最多捐贈。在上海復旦大學,商學院大樓建設資金來自斯達基金會(Starr Foundation)--美國人康那利斯旺德斯達(Cornelius Vander Starr)1919年在上海成立了他的第一家保險公司。在北京清華大學,校園中的主樓偉倫樓,就是以香港恆生銀行(Hang Seng Bank)董事長利國偉的名字來命名的。
龐大的北大MBA項目大樓是用一位臺灣商人捐贈的錢建起來的。
但企業不只是捐錢而已。英國石油(BP)首席執行官布朗勛爵(Lord Browne)擔任了清華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在約翰桑頓(John Thornton)還擔任高盛(Goldman Sachs)老闆的時候,
他就抽空在清華顧問委員會任職,現在桑頓先生在清華大學教授一門有關全球領導力的課程。(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