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瘋狂的音符:文革中的戰鬥歌曲

 2005-03-01 06:5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歌曲屬於文化的範疇。在那場以「大革文化命」為主要表現形式之一的「文化大革命」中,流行過一些什麼歌曲?它們對時代面貌、社會情緒及人民的命運有過怎樣的反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給後人留下了一些怎樣的思索?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1966 年5月中旬至月底,在率先開始批判吳晗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拉開了「文化大革命」序幕的上海,舉行了第七屆「上海之春」音樂會。據6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的新華社記者述評稱:「這是一次空前熱烈地歌頌偉大毛澤東思想的音樂會;這是一次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音樂會;這是一次有廣大工農兵奮起參加的,為鞏固地佔領和擴大社會主義音樂舞蹈陣地,向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牛鬼蛇神開火,向資產階級『權威』、『專家』挑戰的音樂會。」《人民日報》還為此專門發表了社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燦爛春光》,稱頌這是「廣大工農兵拿起了音樂舞蹈這一有力的武器,投入了文化領域的一場興無滅資的戰鬥。」

這次音樂會可算是唱出了「文化大革命」歌曲的先聲。

應運而生的「語錄歌」

語錄歌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具時代特色的產物之一。「文化大革命」在世界史上是史無前例的,語錄歌在世界音樂史上也同樣是史無前例的。

在1966年6月2日新華社記者有關第七屆「上海之春」音樂會的述評中,就已提出:「廣大工農兵聆聽了毛主席詩詞演唱以後,紛紛要求把毛主席的一些語錄也譜成曲,使之廣泛傳誦。」

「毛主席語錄歌」在1966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7週年時由官方傳媒正式推出。《人民日報》9月30日發表了第一批經官方審定認可的「毛主席語錄歌」,包括《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以上三段毛澤東語錄在「文革」中使用頻率極高,被稱為「老三段」)和《我們的教育方針》、《工作就是鬥爭》、《什麼人是革命派,什麼人是反革命派,什麼人是口頭革命派》、《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分清敵友》、《爭取勝利》、《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等10首。

該報在《編者按》中稱:「林彪同志說,為了把毛澤東思想真正學到手,要反覆學習毛主席的許多基本觀點,有些警句甚至要背熟,反覆學習,反覆運用。廣大群眾在學習毛主席著作運動中,根據林彪同志的指示,形成了讀毛主席語錄,用毛主席語錄的熱潮。他們迫切希望,使毛主席語錄家喻戶曉,到處傳誦。革命的音樂工作者為了滿足群眾的要求,為毛主席語錄譜出了許多曲子。這是一種嶄新的形式。正當國慶前夕,為了祝賀這偉大的節日,我們選登了劫夫同志和中央樂團譜寫的十段語錄曲,供同志們歌唱。」在發表的 10首「毛主席語錄歌」後面,該報註明:「以上除《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和《工作就是鬥爭》二首是中央樂團譜曲外,其餘為劫夫譜曲。」

自「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因「成名成家」已被當作資產階級反動思想批判而搞臭了,所以創作歌曲基本上已不再署個人名字而只署「集體創作」。為什麼劫夫要署名?因為他是當時公認的革命作曲家、「時代的歌手」。

於是,在國慶節首都天安門廣場的慶祝集會遊行即毛澤東第四次接見來京師生和紅衛兵的時候,廣播中便開始播出了使人們感到十分新奇的「毛主席語錄歌」。

10 月12日,《人民日報》又發表了第二批「毛主席語錄歌」,這一批主要是鼓動造反精神的《造反有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你不打它就不倒》、《決不能讓它們自由氾濫》等4首。10月25日,《人民日報》推出了第三批「毛主席語錄歌」,全部是選自被稱作「老三篇」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三篇文章中的語錄,包括《完全徹底為人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紀念白求恩》、《要提高我們的勇氣》、《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大家要學習他》、《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等8首。

在短短的20多天裡,由「代表毛主席、黨中央聲音」的官方傳媒連續三次推出「毛主席語錄歌」,自然在群眾中煽起了大唱語錄歌的熱潮。《人民日報》在首次發表「毛主席語錄歌」時的《編者按》中說過:「我們相信,在革命的音樂工作者的努力下,高唱毛主席語錄的歌聲一定會響遍全國。」這句話沒有說錯。當時已經形成「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熱潮,「學」與「不學」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革命還是不革命甚至反革命的標準了。另一方面,為了體現出學習的成績,往往要在寫文章或講話時引用毛澤東的語錄,但要求廣大群眾背誦語錄並非易事,編成歌來唱,就使得一些語錄易記易背,這當然大受歡迎。何況,當時音樂工作者們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一些「毛主席語錄歌」確實也遠比如今的一些流行歌曲更通俗易唱優美動聽,更使大眾喜聞樂見……

1967年第5期《解放軍歌曲》發表的編輯部文章《為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的偉大勝利而歌唱──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二十五週年》一文,有一段話講到「毛主席語錄歌」:

語錄歌一經出現,就受到了廣大工農兵群眾和紅衛兵小將最熱烈的歡迎。從城市到鄉村,從內地到邊疆,從軍營到工廠,從田間到課堂,到處是一片語錄歌聲。語錄歌家喻戶曉,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開口放聲歌唱,其普及之廣,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的音樂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語錄歌的產生,不僅把工農兵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推向了新高潮,而且也標誌著我國的音樂文化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峰,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也是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勝利之一。

這段話的前邊幾句,確實反映出了當時「毛主席語錄歌」流行的情景。

當時給「毛主席語錄」譜曲之多,是今人難以想像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被稱為「老三篇」的毛澤東三篇文章《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中的許多「語錄」,都被譜成了歌曲,特別是《為人民服務》一篇,除去很少幾句話外,幾乎通篇被分解成「語錄」譜成了歌曲,當時有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可以從頭到尾又唱又跳將這篇文章演唱完(那幾句未譜成曲的「語錄」以朗誦串連)。

著名的部隊作曲家唐訶當時還給《為人民服務》全文譜了彈唱曲(其中只有兩句話用「念白」表現),在《解放軍歌曲》發表時標明是「為毛主席著作譜曲」──自然這已不是「語錄歌」,而應稱作「著作歌」了。

「毛主席語錄歌」的作曲者們恐怕是完成了音樂史上最艱難的譜曲工作。有些被譜成歌曲的「毛主席語錄」,既無韻律、節奏,又無詩意可言,有的句子全是政治語匯而且又長,真是難為了作曲家。比如第一批「毛主席語錄歌」中那首「什麼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麼人站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麼人只是口頭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動上則另是一樣,他就是一個口頭革命派……」要譜成有節奏而且易唱好聽的歌,真是談何容易!還有一些長句子的語錄,如《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力量》、《領導骨幹的積極性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相結合》、《沒有多數才德兼備的領導幹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革命的紅衛兵和革命的學生組織要實現革命的大聯合》、《帝國主義制度必將隨著黑色人種的徹底解放而告終》等等,後人將很難想像都是當年的「毛主席語錄歌」。

在「文化大革命」發展的不同時期,官方傳媒宣傳的是不同的「毛主席語錄歌」。1966年10月率先發表的前兩批「毛主席語錄歌」中,《造反有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什麼人是革命派,什麼人是反革命派,什麼人是口頭革命派》等都曾在群眾性的造反浪潮中起到過極大的鼓動作用。以至現在的一些電影、電視片在出現「文革」時期的場面時總愛用《造反有理》歌作為背景音樂。實際上,在紅衛兵「破四舊」的1966年8、9月裡,這些歌還未誕生。當1968年底大陸各地建立起「新生紅色政權」革命委員會,1969年初中共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領導地位之後,因為「無產階級革命派」已經奪權、掌權,曾為鼓動群眾造反起過作用的那幾首「毛主席語錄歌」便「鳥盡弓藏」,從官方傳媒中消失,而被代之以《要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幹部是好的和比較好的》、《我們的黨是一個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正確的黨》、《團結起來,為了一個目標》等新的「毛主席語錄歌」。在整個「文革」進程中,經常還有毛澤東的「最新最高指示」發表,這些新出現的「語錄」也都被譜成了歌曲。

歷史劇中也有「毛主席語錄歌」,這恐怕是今人難以想像的。1967年4月,全國開始按照「毛主席的戰略部署」批判「反動影片」《清宮秘史》,實際是借題發揮批判劉少奇的「賣國主義罪行」。為了配合這一批判熱潮,天津南開大學衛東紅衛兵編演了歌頌義和團運動的大型歌舞劇《紅燈照》。這樣的「歷史劇」也必不可少地配上了一首「毛主席語錄歌」--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裡的一段話:「中國人民,百年以來,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英勇鬥爭,使得帝國主義至今不能滅亡中國,也永遠不能滅亡中國。」這首語錄歌(連同劇中的其他10首歌)由紅衛兵專程到北京請著名作曲家李劫夫譜了曲。

當時流行的「毛主席語錄歌」中,竟還有一首是由老外譜的曲。那時中國外交受到極左思潮的嚴重影響和干擾,為了「反帝反修」,「打倒各國反動派」,四面樹敵,不僅同「資本主義國家」和「修正主義國家」尖銳對立,而且同「文革」前關係甚好的亞、非、拉美許多新獨立國家也關係惡化,同越南、朝鮮等共產黨鄰國關係也一度緊張,最後只剩下被毛澤東譽為「歐洲的一盞偉大的社會主義的明燈」的阿爾巴尼亞成為唯一的最親密的「戰友」。於是,就有了一首由外國人譜曲的「毛主席語錄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阿爾巴尼亞作曲家從毛澤東於1966年10月25日發出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五次代表大會的賀電》中節選出來的一段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阿兩國遠隔千山萬水,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我們之間的牢固的戰鬥的友誼,經歷過急風暴雨的考驗。」因其曲調的外國風味,當時很受群眾歡迎。

「語錄」畢竟不是都可以譜成歌來唱的。儘管當時倖免於被打倒的少數幾個作曲家和一些業餘愛好者費盡心力,勉為其難地創作了大量的「毛主席語錄歌」,但是真正得到群眾認可,廣泛傳唱的並不多。

「偉大統帥」毛澤東的話被稱作「最高指示」,那麼「副統帥」林彪的話便自然成了「次高指示」。除去為「毛主席語錄」譜曲外,當時還派生出了為「林副主席語錄」譜寫的歌曲。

「林彪語錄歌」幾乎與「毛主席語錄歌」同時出現。在1966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第三批「毛主席語錄歌」時,打頭一首就是「林彪語錄歌」《永遠學習 「老三篇」》,該報並在《編者按》中說明:「今天本報發表的九首歌曲,第一首是林彪同志最近關於學習『老三篇』的指示」。這應算是第一首由官方推出的「林彪語錄歌」。

此後,為「林彪語錄」譜寫的歌曲不斷出現,較為人們熟悉的有《要帶著問題學》、《為人民立新功》、《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毛澤東同志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等。林彪那段稱頌毛澤東「四個偉大」的題詞(即「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被譜成歌曲後,定名為《毛主席萬萬歲》,還有一首「林彪語錄歌」:「我國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有七億人口,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革命的思想,正確的思想,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有了這個思想,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幹勁,才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因為很難從這段話中取出一句或半句來作歌名,只好定名為《毛澤東思想頌歌》,

在1967年和1968年間各地造反派分裂為兩大派,展開全面內戰的時候,一些地方還流行過不知誰從林彪的哪篇「著作」中找出來的一段「語錄」:「在需要犧牲的時候,要敢於犧牲,包括犧牲自己在內。完蛋就完蛋。上戰場,槍一響,老子下定決心,今天就死在戰場上了!」在武鬥時,交戰雙方常常會像本世紀初中國民間的大刀會、紅槍會一類武裝組織上陣時念誦「刀槍不入」之類口訣那樣,或高誦毛澤東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那一段語錄,或高呼「為毛主席而戰,完蛋就完蛋」的口號。當時這段以「完蛋就完蛋」為中心詞的「林彪語錄」很鼓動了一些熱血青少年在武鬥中去拚命。有些地方的紅衛兵、造反派還將這段語錄譜成了歌曲。在毛澤東思想紅衛兵武漢地區革命造反司令部(即「鋼二司」)1967年1月 18日出版的《革命造反報》第16期上,就發表了題為《要敢於犧牲》的這首「林彪語錄歌」,譜曲者註明歌唱完後喊口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將「毛主席語錄」與「林彪語錄」結合在一起了。此歌被俗稱為《完蛋歌》,在各地有不同曲譜。當然都是造反派自己譜寫和演唱的,未能登官方傳媒大雅之堂。

因為對領袖人物的神化,語錄成了類似於封建帝王「聖旨」一樣的東西,作曲者的名字就不能按慣例放在歌曲的前面,以避大不敬之嫌。最初發表語錄歌是不署作者名字的,有時只在後邊說明一下,《人民日報》最早發表的三批語錄歌就是如此。後來開始署名了,也不能署在歌曲前邊通常的位置上,那裡只能署「為毛主席語錄譜曲」一類的話,作曲者名字只能放在歌曲後邊的括弧裡。這也是當時一個很有時代特色的現象。

除去領袖人物的語錄外,語錄歌還衍生出了「革命英雄人物」的語錄歌。但不好也稱「語錄」,便稱為「革命錦言」。1968年5月,解放軍青海省軍區某部副指導員門合因舍己救人英勇犧牲,經毛澤東、林彪批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發布命令,授予門合「無限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好幹部」光榮稱號。於是就有了「為門合同志革命錦言譜曲」的歌《無限忠於毛主席》、《毛主席著作要天天學》、《門合支左工作行動準則》等。


(搜狐文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