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透過妞妞事件看中國的「網路政治」

 2004-11-10 16: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沸沸揚揚的《時差七小時》事件以李副書記的公開道歉暫告一段落。姑勿論該事件將來會否再起波瀾,亦姑勿論該事件會否有新的進展。就目前為止,對事件進行一個全景式的回放,不難發現,有一股力量,始終貫穿其中,推波助瀾,甚至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股力量就是網路政治。
《時差七小時》事件的緣起是一封匿名信在網上的刊貼。這封匿名信的內容是深圳某高官涉嫌利用職權推銷其家屬所主演電影的情況,並附上了深圳市委市政府五部門聯合發文的通知。這裡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在傳統媒屆時代,這樣的一封匿名信若能見諸報端或其它媒體,是否天方夜譚?但在信息時代,在網路時代,這一切成為了現實。不管該信一開始的傳播面有多廣,受眾有多少,影響有多大,但只要它能夠往網上一放,網路的作用就出來了。正如毛主席老人家所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石激起千層浪,匿名信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憑藉網路這個特殊的平臺,以核裂變的速度頃刻間便傳遍了大江南北,神州大地,引起非議紛紛,爭論紜紜。事件的主角妞妞做夢都沒想到,她的電影注定要慘淡收場,但她卻以這樣一種方式獲得了任何一位大腕明星都望塵莫及的知名度。一封廖廖千餘字的信件何以引起如此強烈,震撼的反映?這全因其內容包含了時下最容易吸引眼球的幾大賣點:其一.事件的地點。中國的特區深圳,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其二.事件的主角。深圳某高官女兒及其家族,這樣的人物背景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階級矛盾」。其三.事件的載體。一部耗資2100萬元,號稱是「中國首部反映改革開放後新生代少年海外求學經歷」的電影,本來你叫「深圳首部」或「特區首部」也就罷了,但卻偏偏為了出風頭打了個「中國首部」的旗號,須知現在中國還有多少小孩連書都念不上,你卻拿你那個用金子堆出來的女兒和她的電影來顯擺,真個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李氏可謂「錯判形勢」;其四.行政機器。深圳市委市政府五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全市中小學組織學生觀看該片。深圳是特區,富人是多,但也未至於家家都有條件送子女出國吧?也未至於個個出國的都願意接受你女兒那種「風花雪月」般的留學生涯吧?你有錢讓女兒出國留學,讓她出書,拍電影也就算了,現在還動用行政的力量要人民群眾來為你女兒那點可憐的虛榮心「埋單」,未免太那個了吧,李氏可謂再度「錯判形勢」。事實證明,這次錯判對整個事件的性質是決定性的。諷刺的是李氏是搞文化出身的,但連中華文化中「大隱隱於市」的精髓都未領悟,現在不單止沒「隱」住,還要在大庭廣眾下被抽絲剝繭,連祖上三代的家世都被人翻了出來,情何以堪?

匿名信舉動可謂是打響了正義的第一槍,拉開了《時差七小時》事件的序幕。此後,事件在兩條戰線上同時鋪開,雙管齊下,好戲連臺。一面是網路上網友口誅筆伐,連篇累牘,舉例引證,民意沸騰,並對主角及其家族大量財產來源的合法性和動用行政力量要求學生觀看影片表示強烈的質疑和不滿。一面是事件的主角若無其事,依然我行我素,招搖過市,穿州過省,並高調接受央視的專訪,出席在北京的首影禮,大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雙方「對峙」了幾天後,形勢出現微妙的變化,所有關於該事的報導和評論均被禁止,天平似乎正向妞妞傾斜。但短時間的沉寂之後,局面再次峰迴路轉,關於此事的報導和評論再次活躍於報端和網路,而且《妞妞頭上的「傘」究竟有多大?》《八問李書記》等旗幟鮮明的網文亦開始大行其道,更令人關注的是一直保持緘默的官方媒體亦終於「發話」,《中國青年報》和《法制日報》先後發表評論員文章,措詞嚴厲,筆鋒犀利,矛頭直指李副書記。在強大的民意壓力和輿論攻勢下,先是妞妞偃旗息鼓,高挂免戰牌,飛赴美利堅,遠離是非地,留下殘局讓老爸收拾;而李副書記亦終於放下架子,公開出面回應了事件,並正式向深圳的中小學生道歉,向組織作檢查並願意接受組織的處理。至此階段,姑勿論李副書記的道歉有無誠意,是否觸及到問題的核心,是否被人民群眾所接受,但就事件中「較量」的雙方所處的局面和李氏父女姿態的巨大轉變而言,應該說是正義的聲音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這是正義聲音的勝利,是民意的勝利,更是網路的勝利。正是網路,讓正義的聲音得到了張揚,讓醜惡的氣焰得到了抑剎,同時亦在傳遞著一個信息:中國的「網路政治」正在成形,併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從「孫志剛案」到「寶馬撞人案」再到今天的「時差七小時」事件,我們都可以發現,網路在各個事件當中,憑藉其獨特,迅速,開放,互動,受眾面廣,無地域界限等優勢,均發揮了其不可替代而又具決定性的作用。這種由網路所凝聚的社會力量形成的,對公眾所關注事件的最終結局可能產生根本性改變的政治文化,正以特有的方式顛覆著傳統媒體文化對政府行為和社會現象的監督模式,以其特有的力量讓社會的公眾道德標準和價值評判得到了重朔和宣示。不誇張的說,這種網路政治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的社會生態和人文生態。多年之後再回首,我們將會發現,這種網路政治對中國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影響是何其深遠和意義非凡。上世紀 90年代,中國政府決定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中國人在前兩次工業革命中都是後來者,我們不能再和第三次產業革命失之交臂,落後於人。這個決定在今天的直接體現就是中國的信息產業迅速壯大,成為全球最多網際網路用戶的國家,信息產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推動用用。而這個決定的間接體現則是中國的網路經濟亦推動了中國網路政治文化的形成,而這股網路政治文化對中國全社會的深層次改革和可持續發展正在 「悄悄起革命」,其影響正不斷顯現出來,而且逐漸成為一股主導力量。可以肯定,這是信息產業革命帶給中國的又一個重大意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