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點奇怪,有的中國人說他們看不懂《指環王》,但能看得懂《哈里.波特》。這兩部電影的主要內涵是相同的, 如果用一個詞來評價《指環王》和《哈里.波特》這兩部電影的話,我想應該是精神化。我真有點懷疑這些人是不是真正看懂了《哈里.波特》,恐怕也就是看看熱鬧而已。
魔王戒是一個慾望的放大鏡:索隆可以用它來統治中土的生命;因被魔王詛咒好人卻不能用它來做好事;有慾望的人會被它的魔力勾引幹壞事。 看懂《指環王》的第一步是要弄懂為什麼只有佛羅多一個人能攜帶魔王戒,而其他的人連碰都不敢碰。如果這一點看不懂,那就只能看熱鬧了,當然這個熱鬧很好看。佛羅多為什麼能把持魔王戒呢?因為魔王戒對他沒有誘惑力,他既不想要權力,也不想長命百歲,也沒有什麼對象需要他去討好。
再來看看其他人為什麼不能拿魔王戒: 古盧姆(Gollum)不能拿是因為他的貪婪和私心; 甘道夫(Gandalf)不能拿因為他知道會被它的魔力勾引幹壞事;森林女王嘎拉綴爾(Galadriel)不敢拿是因為她有保護金色森林和成為四海女王的慾望; 佛羅多的叔叔比爾波(Bilbo)拿不了它是因為他有顯示心;波羅米爾(Boromi)不能拿因為他想藉此效忠他的國家和父親;連忠心耿耿的山姆(Sam) 也不能拿,因為保不准他當時就會利用魔王戒的魔力來與他所愛的人相會。
《哈里.波特》其實也是一部內涵很深的電影。 很多孩子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想得到哈利的魔法,成為一個小巫師顯顯神通。 遺憾的是這種想法曲解了故事的原意。哈利的神通廣大是因為他放棄了情和私慾,具體表現是放棄了對他故去父母的思戀之情和擁有魔法石的私慾。如果你真正能看懂小哈利為什麼能成為神通廣大的小巫師, 你也就不難看懂懂佛羅多為什麼能把持《魔王戒》,因為這兩個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哈里.波特 – 神秘的魔法石》的那面鏡子(The Mirror of Erised) 的意義有點像《指環王》中的魔王戒,那面鏡子也能把人的執著心放大,還可以把人的慾望和夢想栩栩如生地在鏡子裡表現出來。《神秘的魔法石》中有三段關鍵的戲: 1)哈利迷上了那面魔鏡,因為他在裡面可以看到他故世的父母,因此他頻頻光顧; 2) 哈利在最後一次站到鏡子面前時,他只看到他自己,同時魔法石卻莫名其妙地到了他手裡; 3)達麥布多最後為哈利解迷。
這裡要先講一講這面魔鏡的背景。 這面鏡子可以反映出照鏡人的希望,夢想,和慾望。所以哈利在裡面可以看到他故世的父母,因為他對人世的最大執著就是對他已故父母的思念。而榮(Ron Weasley) 卻看到他自己比賽獲獎的形象,因為他總是在他哥哥的陰影之下,他渴望的自我實現。 榮希望他看到的是真的,他認為這面鏡在預知未來。但哈利知道不是這樣的,因為他的父母已經故世。 後來達麥布多為哈利解了迷,告訴哈利這面鏡子反映的不是真實的,很多人在這面鏡子面前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有的痴迷,有的發瘋,不知道這面鏡子反映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哈利在密室裡再次看到這面鏡子時,他發念不要讓壞傢伙奎乃爾(Quirrell) 得到魔法石,要讓他能找到魔法石,因為這面鏡子是找到魔法石的關鍵。此時,哈利在鏡子裡只看到他自己,因為他已排除了他對父母的思念之情。 就在這個當口,魔法石到了他的口袋裡。達麥布多最後向哈利解釋說,只有真誠地希望找到魔法石的人才能得到,而且尋石人不能為長壽和黃金而去。哈利的心當時已非常純淨 (鏡中只有他自己為證),只有一個心願 - 為救人找到魔法石, 因此他無私的願望被准許了。
我的一些美國朋友有點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看不太懂《指環王》,我告訴他大概是因為法輪功是講究精神化的,官方的鎮壓所以弄得人人談精神色變,連思考和分析一下都不敢。 其實有修養的中國人都是知道這個道理的:「無慾則剛」講的是這種境界,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價高 (摘自《增廣賢文》)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最大的放棄就意味著最大的擁有。在目前人欲和物慾橫流的狀況下,如果人人能放棄一點,於人於己都有好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華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