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司法「越往上走干擾越小」

 2003-09-23 22: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9月18日的《南方週末》以《定南「人民日報事件」後果前因》為題報導了一則關於拆遷和輿論監督的新聞
  筆者對其中的一個細節發生了興趣:噹噹事人敗訴時,法官在無奈之餘建議當事人向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理由是「越往上走,受到的干擾可能就會越小」。這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這是一個不公正的判決,法官審判過程中受到了種種壓力,即使往上申訴也有可能受到不公正的判決,只是越往上,法官受到的干擾可能會減小罷了。
  這究竟是誰的過錯?這難道不是社會的悲哀嗎?本來司法活動就是對遭到破壞、扭曲或混亂的權利、義務關係加以矯正的過程,是當事人之間解決衝突、合理充分地分配程序性和實體性權利和利益的過程,並且矯正或分配的目的是要使之趨於合理。
  沒有任何行為比起不公正的司法對一個法治社會更為有害的了。對此,培根指出:「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斷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髒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斷則把水源弄壞了。」我們的法官面對現實對當事人的勸告,很值得我們回味和思索。因為這種不公正的司法不僅使人們最終喪失對法律的信任,影響著司法的力量,破壞著社會的整體秩序,也在更深層次上揭示了公正不能成為公正的原因。法官的「無力」,不是我們向法治社會前進的福音。
  從法官的「無力」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司法依附的危害性。法學家通常喜歡引用的一個比喻就是:司法的傳統目標只是保障人們公平地分享法律資源這一「蛋糕」,而司法的當代使命則是不僅要保障「蛋糕」分享的公正性,更需要通過分配促使人們努力增加「蛋糕」的總量。但是在現實中,由於各種利益的糾纏,導致法官在認定事實、配置權利、適用法律時,常常失去自己的位置,造成了司法依附的現實。文明社會進步的歷史應該讓我們對下面的兩個判斷確信無疑:愈能擺脫局部利益影響和控制的司法愈接近於獨立,愈接近於獨立的司法愈有利於公平、效率的優化配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司法公平目標的實現和消除法官「無力」的現象。
  因此,為了擺脫司法依附的不利局面,在制度設計上特別是在法官擺脫地方政府干擾和經費方面進行必要的處理,恐怕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南方都市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