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朱敦儒最张狂的作品(图)

《鹧鸪天・西都作》

 2024-06-28 19: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朱敦儒是宋代著名词人,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
朱敦儒是宋代著名词人,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朱敦儒,河南(今洛阳)人,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宋代著名词人,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今天要为各位介绍其代表作、历代解读都认为这是他最张狂的作品——《鹧鸪天·西都作》。

靖康、建炎年间,朱敦儒隐居故乡,写下许多描写洛阳自然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令人称道的是他才情中神仙般的风度,其为人获得“天资旷远,有神仙风致”等称赞,他的词“仙风清爽”、“多尘外之想”。

朱敦儒的人生跨越两宋,经历过北宋末日前的太平繁华,亦尝过靖康之变的亡国之痛,以及南渡后在官场浮沉的无奈与悲愤。朱敦儒是少数能在作品中,表现一生行藏与心态变化的词人。一起来阅读其代表作《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券 一作:敕)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鹧鸪天·西都作》之所以被认为是朱敦儒最张狂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在上阕里,朱敦儒敢说自己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性格狂放不羁,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从表面来看,确实是狂到不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过,这也只有从修炼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朱敦儒的真意。

人类社会是很复杂的,处在其中的人也是这样,表面上看都差不多,而生命的层次和境界却是千差万别。朱敦儒本身也是一个修炼的人,生命的层次很高。我们知道社会中一些看上去寻常无奇的人,在另外空间中其实是有职位的,像古书中就记载了某人白天在阳间当官,晚上却前往阴间去履行职务,或者某人是某一地区在另外空间的“管理人员”等等。

当然这类的人都必须是根基和个人品行非常好,才能够被相中,而他们在另外空间的职务一般都不会太高。站在修炼角度来看,这可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在常人来看就感到不可思议了。

朱敦儒说他掌管山水,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都是在真实叙述自己的身份和在另外空间的一些经历,所以上面这一部分是在写实。

“诗万首,酒千觞。”这和李白斗酒诗百篇很类似,都是喝醉了后副元神等等所起的作用。“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是修炼人的生命境界的体现,所谓的王侯有什么呢?说白了,无非就是拥有的名利情比常人多而已,而作为修炼的人,本身是得要放下这些东西的。

史书记载靖康年间,钦宗召朱敦儒至京师,欲授以学官。这在常人是挤破了脑袋,求都求不来的,但朱敦儒终究拂衣还山,说明他真的是从内心放下了常人的名利,达不到那个层次,感受不到那个超越常人层次的美好,当真是做不到的。当然,在修炼的过程中也会有出现反反复复的。毕竟常人社会是很复杂的,很可能一时没有把握好,又降低了层次,这在修炼界也是常见的。所以他后来还是当了一个小官。

常人是感受不到修炼的美妙和修炼人的大自在的,往往会觉得放弃了名利情的他们很傻,不去追求明明白白的名利,那还要什么呢?老子讲不笑不足以为道,真是这样的。

(文章取自:清风〈并非张狂--解读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此文经过删改)                    

責任编辑: 初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