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在AI时代学外语仍然非常有必要(图)

 2024-06-25 07:2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在AI时代学外语仍然非常有必要
研究表明,外语学习不仅有益于大脑的成长,而且还能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出现。(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很多人都说现在AI人工智能这么发达,不用学外语了,只要动动手指输入外语,手机立刻用你的母语告诉你啥意思,以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机就是一个随身带的翻译器,不用费时费力学习一门外语了。这话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学习外语不仅仅是背单词和外国人交流这么简单的事。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学外语五年后,大脑的结构和容量都会发生变化。最近有一个科学团队对单语小孩和双语小孩进行了磁共振脑部扫瞄,发现双语小孩的大脑灰质层明显比单语小孩的要大,而且他们还发现,成年的双语人的大脑,特别是老年人的大脑比其他人大,从而延迟了老年痴呆症。这些人的大脑更像年轻人。换而言之,我们的大脑不是不变的,大脑像肌肉,通过活动会变强大,而学习外语就是有效的大脑锻练。

那么是不是记忆让大脑发生了变化呢?众所周知,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记忆,这也是很多人讨厌学习外语的主要原因,因为同样是记忆的话,为何不用大脑来记更有用的信息呢?记忆其他东西能使大脑发生变化吗?让大脑越用越好使吗?

有一个科学团队做了一个为期四个星期的实验,让一组成人学习西班牙语,然后和医学院的学生对比,因为学医科的人也许要大量记忆,但是他们发现,学习西班牙语的成人的海马发生了变化,而医科学生却没有变化。虽然科学无法得出因果结论,但是可以初步断定,学习外语是锻练大脑的好方法。现在我们从实际生活例子入手,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一个初步学习外语的人在说外语时,他的母语会不断往他大脑里翻出来,他必须努力抑制他的母语。如果你正在学习外语,或以前学过外语,请你努力回忆一下初学时,是否两种声音同时在大脑里浮现?为了用外语表达,你拚命抑制你的母语声音的同时还需搜肠刮肚地寻找你少的可怜的外语知识,然后将其笨拙地表达出来。这个痛苦的过程就是一项很好的大脑运动,这个过程越痛苦,你得到的锻练就越大,回报也越大。

随着不断实践,你就能轻松切换母语和外语,也就是说,你能很好地控制大脑活动,让你的母语脑暂时休息,轻松调动你的外语脑,随着你再提高,你的母语脑已经非常听话了,当你说外语时,它甚至不会自己跑出来。所以一个会流利第二语言的人更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而通过脑部扫瞄我们发现,他负责理性思考的大脑部分变大变强壮。

其次,我们自小通常是跟家人学习母语的,所以使用母语时带有很多感情成分,而学习外语时是在学校等正式的场合作为知识跟随老师等专业人员学习的。我们要学习语法以及所谓的“道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是理性体验,正因如此,学校外语被诟病为“哑巴外语”,但是“哑巴外语”并不是一无是处,也许你学了十年英语,参加过考试还是不会说简单的会话,但你的大脑却发生了变化,你会变得理性冷静。

让我们不妨做个小实验,回想一件让你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然后用外语把它描述下来,你会发现用外语去想这件事时,你没有那么痛苦了,那是因为你学习外语时没有介入感情,你的外语脑无法和感情链接上,当你用外语回想或写下来这段痛苦经历时,你只联系客观事实,然后你会发现,让你痛苦的是你自动“加戏”进来的情感成分,以及对这段经历的“自我解释”。

用外语再一次描述这段经历让你换一个理性角度看同样的问题,治愈你受伤的心灵的同时并让你认识到,当抽离感情后,这段经历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不堪。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佛学叫做“我执”,并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通过执着看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每个人的主观思想不一样,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甲之砒霜,乙之蜜糖。世界上的事没有好坏对错,是因为介入了自我和执着才会痛苦,所以佛家认为我执才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总而言之,一件痛苦的往事,你用母语去想,会越想越气,越气越想,而如果用外语去想,就是简单的一件事,发现自己在小题大做,戏精上身。人们还发现,剥离情感和主观臆测后,事情的本来面目不是那么可憎,而且还能找到事情的转机和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科学研究通过扫瞄仪发现,能流利说一门以上语言的人修复心灵创伤的能力远远大于只会一门语言的人,好比一个人手被割伤了,有的人伤口治愈的速度就非常快。会双语的人更能接受生活中的打击,其实就是他们抽离感情和自我后能更客观地洞察世界,完成自我疗伤。

学习外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后,你会在大脑中会删掉不需要的信息,从而更好地集中你的精力思考对你有用的事,也就是提高集中力。我们使用母语时不经过大脑思考,但我们刚刚开始使用外语时却需要调动短期记忆力,非常费劲。这当然也是因为我们不熟练的缘故,但正因为如此,也让我们提高了做减法的能力,也就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删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比如你在处理一句英语“A cat is sleeping”时,你要快速处理成CAT SLEEP,提取核心信息,好空出你的短期记忆去处理下一个信息,否则来不及。

当然,等你熟练地掌握了外语后,你就不用这么费力了,但是你在学习中培养的判断、删除能力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成为你大脑中的一部分并时时为你服务。如果你真想过得好,拥有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就必须学会辨别哪些信息与你无关,你不能让无用的人和信息占据你的精力。

你要以自己为主体来观察世界,以自己为主体来关心周围,关心自己,关心家人,释放善意给周围的人,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去听相关的批评意见。智商比你高的人是不会批评你的,因为他们觉得你不值得浪费精力,只有那些智商不如你的人才会批评你,通过批评获得“其实我比你聪明”的快感,看看那些喜欢批评别人的人,热热闹闹但是一事无成,你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满足别人呢?学会远离不利于你成长的人是删除垃圾信息的高级版。而要做到如此可以从学习一门外语入手。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说,被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再一次学外语了,但我已经成年了,而且小时候也没好好学习,现在即使想学也没有外语环境啊,有什么办法吗?其实不管你多大年纪,哪怕80、90岁学习外语都不迟,越老越该学习外语,像开头所说的那样。科学发现双语老人的老年痴呆发作大大延迟,换句话讲,学习外语能防止、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作,而且成人学习外语还拥有小孩没有的优势。

在此我们先说说为什么7岁前的孩子学习外语这么容易?因为7岁前大脑负责情感和理智部分没有分开还是混合一体的,在7岁前学习外语,小孩会把信息储存在和母语的同一大脑区域,这就是小孩学外语很容易的主要原因。但是过了7岁以后大脑开始分工了,这时学习外语时会把信息储存在另一个地方,所以学起来就不容易了。

但是有失必有得,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越痛苦,收获也越大,这”意味着你会变得更理智,更会处理问题,更容易提取有用信息,更不容易受干扰,判断力更强。而一个从小不费劲就能流利说几门外语的小孩长大后并没有这种能力。

如果小孩仅仅能流利说外语,长大后不继续学习,他的外语也就停留在“文盲”水平。大多数的人都会继续在学校学习母语的读写,而阅读和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继续学习就没有长进,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对谁都一样。从小能学习外语当然好,但是也不是大家想像中那么神奇,那么好。

另外,小孩学习外语也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样不费力,其实也是很辛苦的,因为一个孩子对大千世界并不理解,世界对他们来讲是一张白纸,他们要从头学起,比如口渴了要喝水,水是放在水壶里的等等,当他们学习语言时既要理解这些事的关联,还要先学习事物,概念等,再加上学习语言本身,这可以说是双重负担,而一个成人是不需要学习事物的概念,直接学习语言就可以了,而且成人拥有小孩没有的学习经验。所以很多事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不堪,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很多有利于你的因素,若善于发现并加利用,你就拥有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现在人工智能很发达,有人说人类会败给人工智能,其实不会,人只会败给能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比如以前学习外语没有机会练口语,但是现在可以直接和人工智能练口语了。所以不用出门,不用花钱,就可以学习外语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活到老,学到老,大脑越用越好使。

責任编辑: 申思茗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