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讲堂】本草与阴阳哲学(图)


《黄帝内经》:“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温者凉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寒者热之,这是很合理的,人生存就必须适应自然的变化,以平为期。

《黄帝内经》谈到本草的性味时如此描述:“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中国古代就以这一思想为出发,说明药性的功用,用阴阳五行解释本草的知识,而西医是用实验与分析证实其观点。中西医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探索之路。

金代医家李杲,字明之,号东垣,因善用温补调理脾胃,人称补土派,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中提到:“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轻清成象,本乎天者亲上。重浊成形,本乎地者亲下。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此段文字以阴阳说明了药性之功,提纲挈领。

宋徽宗赵佶为宋神宗十一子,公元1100至1125年在位,亦是著名的书画家,旁通医道与茶道。他编有著名医书《圣济经》,其中贯穿的思想是调整阴阳,平则为福。

《圣济经‧食颐篇》中论食疗,其中谈到:“食羹酱饮,有四时温热寒凉之视,鼎俎笾豆,有阴阳奇偶之像,凡以四时阴阳不可偏废故也。”这是说天地间的人,食物要如何选择才能保平安呢?要取于四时,和于阴阳,因此其为人安排的食谱是:“春温夏热,春不可一于温也,故食麦以凉之;夏不可一于热也,故食菽以寒之。麻之为谷其性润,黍之为谷其性热,秋燥冬寒,秋不可一于燥也,故食麻以润之;冬不可一于寒也,故食黍以热之。”温者凉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寒者热之,这是很合理的,人生存就必须适应自然的变化,以平为期。宋徽宗虽言之有理,但行之也难,一季一种主食,春食麦,冬食黍(黄米),这也不难,但夏天大豆一日三餐却也倒了胃口,秋天又岂能把芝麻当饭吃!但的确体现了适于寒热温凉的养生思想。

基于五脏所苦,赵佶又拟了另一份食谱:

“肝苦急,缓以粳米牛肉枣葵之甘;心苦缓,收以犬肉李韭之酸;肺苦气上逆,泄以麦羊肉杏薤之苦;肾苦燥,润以黄黍鸡肉桃葱之辛;脾为中州,性虽苦湿,藏真所禀,其气欲濡,则佐以所利,大豆豕肉栗藿之咸是已。此皆阴阳、五行、气味,见于谷畜果菜,虽皆五藏之养,未尝不以胃气为本。”

春酸、夏苦、秋辛、冬咸,调以滑甘,五味配合时令择而用之。五味之性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脏各有所苦,五味可针对性的调整,急者缓之、缓者收之、逆者泄之、燥者润之,相济相成,如:肝喜条达,苦急,可多食粳米、牛肉、枣、葵,以其甘味缓之。

本文留言

作者邓正梁(济德中医诊所院长)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